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给予孩子快乐的9种秘诀.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予孩子快乐的9种秘诀

给予孩子快乐的9种秘诀 也许你还没意识到,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重要的礼物就是“快乐的本领”。这个本领不是巧克力、漂亮衣服和耐克鞋就能带来的,你需要培养他们具备一些专家认为快乐必备的特殊品质,比如自尊、乐观、自我控制能力,等等。下面有9种快乐秘方,你可以在孩子身上尝试一下: 1、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 为了让孩子们能应付挑战,家长常常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控制他们自己的时间表。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带着童真的想像力尽情地玩耍,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做网和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专家指导】要做引导者,不做指导者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千万不要高高在上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父母应该是“引导者”,和孩子互动。指导者,顾名思义,就是不断的给孩子下指令,要他做这做那,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标准行事,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肯定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引导者则以开放式的态度,聆听孩子的心声,体会孩子的需要,鼓励孩子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并且以平等的态度去思考孩子的想法,这样的亲子互动,才会更紧密、更温馨。 父母有时候不妨和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试着体会爸妈的感受。例如平常都是妈妈叫孩子起床,现在不妨让孩子叫妈妈起床,让孩子体验一下,赖床对妈妈造成的不便。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父母也可以观察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有没有不足的地方,或需要修正的地方,这对亲子关系的融洽,绝对大有帮助。 交流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不要隐藏自己的感觉,不论是快乐或悲伤的情绪,都应该试着彼此共同分享,从对话交流中建立亲子互信互赖、互相尊重的相处模式。 另外还有一个建议:我们可以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和孩子平视地交流,孩子更容易听进你的话,也令孩子受益无穷。 2、关心他人 孩子需要认同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有价值的成员,家长应尽量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如让他把家里的旧玩具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帮助照看比自己年纪小的小朋友;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儿童在很小的年纪就可以享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专家指导】家教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 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注重于道德、品德、思想和理想。这也就是与我国家庭教育的一些区别。 在我国,家庭教育实际上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延伸。做父母(家长)的把大部分心思、精力、包括财力用在子女的学习辅导上,提高学习成绩上,以期考出高分,考入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和出国留学,以及成名成家等等。 其他内容,诸如如何做人,包括诚实、勤劳、如何做家务,如何做到生活自理,生活自力……统统要为升学让路。 于是,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仅仅只是学习好,其他方面则全部“不合格”;有的孩子光会“死读书”,其他方面则一问三不知;有的孩子甚至暴露出极端的自私、狂妄、贪婪、毫无爱心等缺点和道德滑坡的倾向。诸如此类,无疑是我国一些家庭在家庭教育中只重“分数”所造成的后果。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学的延续和延伸,家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即从德、智、体、劳各方面加以引导、启迪、培养、教育,使孩子得到健康成长。但愿我们能走出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让我们的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得到健康的成长。当然,这也期待应试教育的彻底改革和改变。 3、体育活动 和孩子一起滑雪、一起骑车、一起打球……这些活动不但能增进孩子的健康,更能让孩子笑口常开。 好的身体状况有利于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观。 【专家指导】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重保轻教、重智轻德等片面教育导向,教育行为表现出过分保护、过度干涉、过高期望。家长们不遗余力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购买大量课外书籍和辅导材料,聘请家教,送孩子上各类学习班,把学校教育延伸到了家庭中。 家长们看重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排名,并且对孩子学习标准普遍要求过高,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南京市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接受心理咨询的中小学生,因与父母相处以及学习、考试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占60%以上。天津一中学的《关于中学生劳动现状与教育对策的调查报告》表明,70%的学生一天在家帮助父母干活仅占半小时左右,一些初一年级的学生甚至不会用墩布。河北省有关部门一份《关于农村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与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家长在帮助孩子成长态度上,存在比较严重的误区,选择“讲道理,让孩子明白家长苦心”的占82%,选择“为了让孩子学习,尽量不让孩子做家务、干农活”的占27%。带着父母血汗钱上大学的孩子不了解农民生活。片面的家庭教育的结果是孩子智力发育良好,但却自私自利、目空一切、缺乏自信心与责任感,从而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