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第六章__平面问题直角坐标解答.ppt

弹性力学第六章__平面问题直角坐标解答.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弹性力学第六章__平面问题直角坐标解答

§6-3 用代数多项式解平面问题(续5) 例6-1 给出函数 ,A 0 为已知常数。不计体力。 试求:(1) 验证函数 可否作应力函数; (2) 在图6-6所示矩形薄板的局边边界上对应着什么样 的边界面力,所设坐标如图所示。 3. 应力函数解法举例 解: 显然 满 足 双调和方程, 故可作应力函数。据艾 瑞应力函数式(6-14) 求应力分量为: §6-3 用代数多项式解平面问题(续6) 边界上对应的面力如右图所。 ①在左边界上: ②在右边界上: 值得注意的是: 同一个应力函数对于不同形状的物 体,或即便是对于同形状但选用不同的坐标系的物体,则对应 着不同的面力。 ③在上下两边界: -Ah §6-4 悬臂梁一端受集中力作用 解 : 利用应力函数法求解应力分量可得: 式中 。 例6-2 : 设有一狭矩形截面悬 臂梁,在其自由端面上受切向 分布面力的作用,其合力为 P, 如 图6-9 所示。不计体力。 求梁的应力分量和位移。 §6-4 悬臂梁一端受集中力作用 (1) 解: 将已知应力分量代入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6-8)可得: 将式(1)第一式对x、第二式对y分别积分,得: (2) §6-4 悬臂梁一端受集中力作用 为使上式成立,应有: (4) (5) 并且: 式中 f(y)、g(x) 均为待定函数。再将式(2)中的 u 和 v 代 人式(1)的第三式,有: (3) (6) 于是,由式(4) 可得: §6-4 悬臂梁一端受集中力作用 (7) 积分常数 c、d、e 和 f ,可由式(5)和限制悬臂梁在 xOy 平 面内产生运动的三个约束条件来确定。 ①、② 两个约束条件如下,也即悬臂梁固定端截面中点 A 固定 不动,即: (8) 代入式(7)则可得: (9) 将式(6)代入式(2)得: §6-4 悬臂梁一端受集中力作用 第三个约束条件是对点 A 转动的限制,可采用两种不同的 约束情况,分别讨论如下: A. 情况一 :使过A点的水 平微线段固定不转动, 见右图, 此时有: 则由式(7)第二式得: §6-4 悬臂梁一端受集中力作用 再代人式(5)和式(9)得: (10) (11) 将所求得常数 c、d、e 和 f 代入式(7)得: §6-4 悬臂梁一端受集中力作用 故悬臂梁的挠曲线方程为: (12) 最大挠度发生在自由端 ( x=0 ) 处,其值为: (13) 此结果与材料力学的解答相同。 (14) 同时,由式(11)的第一式对 y 求导,有: §6-4 悬臂梁一端受集中力作用 式(14)为 y 的二次函数,说明梁横截面不再保持为平面,梁右端截面的翘曲为: (15) 其翘曲形状如 右图 所示。 因: §6-4 悬臂梁一端受集中力作用 所以A点处的剪应变为: (16) 情况二 :使过A点的 铅垂微线段固定不转 动,见右图,此 时有: §6-4 悬臂梁一端受集中力作用 则分别可求得积分常数 c、d、e 和 f 代人式(7)得到: (17) 于是,悬臂梁的挠曲线方程为: (18) 最大挠度为: (19) §6-4 悬臂梁一端受集中力作用 将式(18)、式(19)与式(12)、式(13)相比较,可发现 式(18)、式(19)分别增加了: 挠曲线在 A 点处的斜率为: (20) 这是由于剪力的影响引起的弯曲变形。 (21) §6-4 悬臂梁一端受集中力作用 可见,梁端的固定方式不同,梁的位移也就不同。 应当指出,上述两种固定方式——A点单元体的某一边不转 动,客观上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情况是固定端截面不能自由 地发生翘曲,因而固定端附近的应力情况相当复杂。但由圣维南 原理可知,离固定端较远处的应力分布不受影响,故题目所求得 的离固定端较远处应力分量函数解答是正确的。 §6-5 简支梁受均布载荷 要点 —— 用半逆解法求解梁、长板类平面问题。 x y l l ql ql 1 y z h/2 h/2 q 1. 应力函数的确定 (1) 分析: —— 主要由弯矩引起; —— 主要由剪力引起; ——由 q 引起(挤压应力)。 又∵ q =常数,图示坐标系和几何对称,∴  不随 x 变化。 推得: (2) 由应力分量表达式确定应力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