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小沿河水源地水体生态净化二期工程技术方案调整选读.doc

徐州小沿河水源地水体生态净化二期工程技术方案调整选读.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咨询证书号:工咨甲21020070001 徐州小沿河水源地水体生态净化二期工程 技术方案调整报告 2011年月 工程背景 小沿河位于微山湖南部,现为徐州市区主要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河道两侧基本无污染物排放入河,水质较好。小沿河规划过流量(取水量)近期为12万m3/d,远期为20万m3/d,折合平均流量为1.4m3/s及2.4m3/s。 徐州小沿河水源地水体生态净化工程(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实施,工程位于铜山县柳新镇蔺山村,一期工程实施河段长1.6km,在取水口至梁山桥河段两侧边坡种植了沉水植物面积4.19万m2,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小沿河水源地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为进一步改善小沿河水源地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徐州市小沿河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管理处委托我院在小沿河梁山桥上游总长约2.6km的河段继续开展小沿河水源地水体生态净化二期工程,充分借鉴一期的,实施生态浮床工程。 工程预期目标 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水源地的水生态环境状况提高取水口水质除上游来水水质明显较差的情形外,取水口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 设计水质 2009年6~n,超标时段为每年5月份(因菹草死亡腐烂)和10月份(因水花生死亡腐烂)。 表1 小沿河部分水质指标监测结果 水质指标 DO(mg/L) NH4+-N (mg/L) TP (mg/L) n (mg/L) 平均值 .9 0.20 0.072 5.9 沿河化中中 设计水文条件 河道总长16.5km,河宽约30m~80m,水深约4m~5m,m~3.6m,冬季水位为31.9m~3.0m,每年农灌季节水位降至31.0m~3.2m左右。 生态净化工艺 通过对一期工程实施和经验教训,n的超标率以及超标时段,根据小沿河水文特征和当地气候条件,在一期工程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工艺优化,充分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和接触生物氧化理论,采用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结合,并配置生态浮床的水质生态净化工艺,进一步提高水生植物生态系统的净化效果,在保证水生植物正常生长同时兼顾水源地生态景观需求。 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带 一期工程实践证明,沉水植物在工程河段基本生长良好,水质净化效果,但受水位变动影响较大,一旦露滩较难成活。另外,当地冬季气温低,故在沉水植物带设计布置中需重点关注耐寒植物的配置,并对于种植范围和物种选择需进行优化。 m~3.0m处,沉水植物带植物配置按各种沉水植物的进行布置以一期工程中生长、为优势种进行配置,并搭配苦草、龙须眼子菜作为群落伴生种。挺水植物带 水深是影响水生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对水深的要求存在显著差异,在河道最低水位和常水位之间以种植挺水植物较为适宜。根据小沿河水位变幅,挺水植物在河道两侧水陆交错带、高程范围31.m~32.m的河道边坡。 32.0m~32.m处布置荆三棱、灯芯草和茭草,三者数量比例为3:1:1,种植间距为0.5m×0.5m;高程31.7m~32.m处布置狭叶香蒲、荷花和小香蒲,二者数量比例为3:2:1,种植间距为0.5m×0.5m;高程31.0m~3.7m处在常水位情况下较深,不适合挺水植物生长,故选择可水生亦可耐短期露滩的两栖水松,种植间距为0.3m×0.3m。 一期挺水植物补种高程设计具体为:高程32.0m~32.m处布置荆三棱、灯芯草和茭草,三者数量比例为3:1:1,种植间距0.5m×0.5m;高程31.7m~32.m处布置狭叶香蒲、荷花和小香蒲,二者数量比例为3:2:1,种植间距为0.5m×0.5m;高程31.0m~3.7m处布置两栖水松,种植间距为0.3m×0.3m。 挺水植物生长后期产生的枯枝落叶若不进行清理,腐烂后将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计划在其生长后期进行集中收割,收割时间为每年10月份。 湿生植物带 湿生植物对于拦截面源污染、护坡固堤和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有着较显著作用,故考虑在高程32.3m~32.m处布置湿生植物带,物种选择以本地常见莎草科和观赏效果较好的鸢尾科植物为主。 湿生植物带一期与二期高程设计相同:高程32.3m~32.6m0.3m×0.3m;高程32.6m~32.m处布置莎草和藨草等湿生植物,三者数量比例为1:1,种植间距为0.1m×0.1m。 生态浮床 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氮磷的吸收净化效果较好,但对有机物的降解效果有限,针对小沿河水体中CODMn含量某些时段超标的情况,拟在成子河桥上游处布设新型的生态浮床。生态浮床采用漂浮载体+柔性生物膜填料+水生植物结构,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