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度TCM经皮血氧监护仪应用__培训课件.pptVIP

雷度TCM经皮血氧监护仪应用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雷度中国 2008年9月 TCM 的应用 雷度经皮血气监测历史 雷度1976年推出全球首台经皮监测仪TCM1,一直是经皮血气监测领域的领导者 经过三十年的不断努力,逐渐形成两大系列 测量tcpO2 /tcpCO2,用于全身氧供监测的TCM4、TCM40 测量局部tcpO2 ,用于外周创伤监测的TCM400 1975 1980 1990 2001 TCM30 TCM3 Solid state electrode Radiometer products TCM1 TCM2 TCM400 TCM4 2003 检测原理 加热使局部毛细血管动脉化 接触液溶解皮肤表面脂质,使气体弥散至皮肤表面 气体被感应器捕捉,气体压力经过一系列计算转化成读数呈现 pO2 (cap) pO2 (a) tcpO2 加热升高 pO2 皮肤代谢消耗O2 使之降低 tcpO2 tcpO2 读数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监测部位 皮肤厚度 毛细血管温度 局部血流 代谢性氧消耗 pCO2 (cap) pCO2 (a) tcpCO2 Heat raises blood pCO2 and skin CO2 production adds on tcpCO2 tcpCO2 受以下因素影响 监测部位 毛细血管温度 局部血流 代谢生成 CO2 相对于tcpO2,tcpCO2受局部血流的影响较小 TC,血气与脉氧的区别 血气 脉氧 TC 参数 pO2(a) pCO2(a) pH SpO2 Pulse tcpO2 tcpCO2 临床意义 氧摄入 通气功能 酸碱状态 氧输送 心率 氧从肺弥散入皮肤和微循环的能力 通气功能 检测范围 pO2(a) – 0-800 mmHg – 0-107 kPa pCO2(a) – 5-250 mmHg – 0.67- 33.3 kPa pH – 6.8-7.8 SpO2: 70-100 % Pulse: 20-250 bpm tcpO2 – 0-800mmHg – 0-99.9 kPa tcpCO2 – 5-100 mmHg – 0.7-13.3 kPa 优点 精确 定量 使用、维护简单 非创 连续 非创 连续 局部血管的氧供状态 缺点 瞬时 有创 操作要求高 不能发现高氧 血氧70 % 时,监测能力差 无pCO2, 不能监测通气功能 临床解释 定标和稳定时间较长 TC测定值与动脉测定值的相关性 血流状态稳定的患者tcpO2与动脉数值的相关性很好 注!! TC 和动脉数值并不相同!!! 相关性受到皮肤灌注状态的影响,如:休克,昏迷,低体温,或心输出量低 tcpCO2 的相关性比tcpO2好 CO2 在组织内的弥散能力比氧好 tcpCO2 数值 校正到 37°C ,与动脉数值相当接近 tcpCO2 数值校正了由于电极加热导致的代谢增强 动脉血气样本也可能存在采样前误差 如: CO2由于样本稀释而显著降低 相关性研究 tcpCO2与pCO2的相关性 tcpO2与pO2的相关性 TCM 电极定标 电极膜的情况不同,电极会有一定的漂移 经常定标能保证监测值准确 定标周期 2 到 6 小时 根据患者情况和电极温度 推荐定标的时间 每更换一个监测部位 改变电极温度设置后 每次换膜后 选择监测部位 合适的监测部位 毛细血管分布均匀 避开浅表大静脉,皮肤破损以及毛发旺盛处 避开骨骼和疤痕 避开严重水肿部位(这些部位微循环差,结果不准确) 常用监测部位 颈侧 肋间隙 (仅限成人) 腹部(较瘦的患者和婴幼儿) 前臂屈侧 后背 (仅限新生儿) 臀部 (仅限新生儿) 大腿 (仅限新生儿) 选择监测部位(续) 反映动脉血气值的最佳部位(成人) 与动脉 pCO2/pO2 值最相符的监测部位是胸部或前臂屈侧,并且加热温度较高(最高 44?C) 放置并固定电极 皮肤准备 局部消毒 擦去皮肤表面的油脂,乳液或胎脂 剃除毛发 贴固定环 不要贴在浅表静脉上 不要放在骨性标志上 不要放在明显水肿的部位 电极放入固定环 在环中滴3-5滴接触液 电极上的箭头对准固定环突出的部位,放入固定环中 把电极顺时针旋转90o,电极即被固定 贴固定环的注意事项 固定环务必紧贴皮肤,避免漏气 避免长时间监测导致皮肤烫伤,可在不同部位贴2-3个环,每隔1-2小时更换部位 轮流监测几个部位时,不需要每次更换固定环 监测结束后,不必立即揭掉固定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