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ppt格式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2.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脂质 约50%: 蛋白质 约40%: 糖类 2% ~ 10%: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激素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 即激素 靶细胞 细胞壁的成分: 细胞壁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问题讨论 教材P44“问题探讨”中的“忙碌的车间” 细胞内有哪些“车间”?它们之间是如何分工的? 细胞虽然微小,但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 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它们统称为细胞器。 3.内质网(单层膜) 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附着多种酶,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条件有机物合成的“车间” 蛋白质的运输通道 参与某些脂类、糖类和激素的合成 功能 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结构 粗面内质网 (表面有核糖体附着) 滑面内质网 (表面无核糖体附着) 种类 4.核糖体(无膜结构) 主要合成分布在细胞质中或供细胞本身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分子,此外还合成某些特殊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 游离的核糖体 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如抗体、酶原或蛋白质类的激素。 附着的核糖体 具体功能 种类 延伸:在分裂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游离的核糖体的数目较多,并且分布均匀, 这一点已被用来作为辨认肿瘤细胞的标志之一。 5.高尔基体(单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中 动物细胞中 说明:高尔基体是一种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功能却是不相同的一种细胞器! 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和运输 蛋白质的“加工厂” 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集中到细胞板附近,参与合成纤维素 6.中心体(无膜结构) (1)分布: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通常位于 细胞核附近。 (2)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围物质组成, (3)功能: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参与形成纺锤体、决定细胞分裂的方向。 7.液泡(单层膜结构) (1)分布: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90% (2)结构 液泡膜 细胞液:含有糖类、无 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物质 (3)功能 ①调节细胞的内环境 ②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的状态。 单层膜: 双层膜: 线粒体、叶绿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细胞膜:单层; 核膜:双层 细胞器膜 无膜结构: 核糖体 、中心体 细胞质基质呈半透明的胶体状态。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着极其复杂的成分和担负着一系列重要的功能,它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细胞器 * 2009.11.2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 一、如何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 气泡和细胞呢 ? 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而细胞可观察到具体的结构和内容物。 二、在光学显微镜中能看见细胞膜吗 ?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壁,完全观察不到;动物细胞明显看到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细胞膜。 问题探讨: 科学家用一种叫做伊红(染色剂)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有边界 --细胞膜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示意图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材料的选择: (2)实验原理: (3)方法步骤: 一、细胞膜的成分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红细胞吸水胀破 吸水 涨破 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制成临时装片 高倍镜下观察 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跑) 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无细胞壁 无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 红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 现象: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 很快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获得细胞膜。 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离心方法 磷脂双分子为基本支架; 1972年,桑格和 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与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