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西昌参考道教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昌参考道教综述

西昌道教综述 道教是华夏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所产生的本土宗教,它在继承和发扬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古代神仙信仰、巫术、医药、阴阳等逐步建立起来。正式产生于公元126至144年的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张天师)创建。发祥地在蜀地鹤鸣山,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大邑县境内。道教历史悠久,东汉时期就传入凉山州,并对西昌和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直以来道教都受到广大民众的尊敬和支持,为本地的文明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 一、 道教传入西昌 根据史料记载,张道陵在创教之初,称“五斗米道”。因入道者需交纳信米五斗而得名,张道陵为了统领教众、传教布道,曾在全国设立二十四治,作为传道和管理地点。二十四治为:阳平治、鹿堂山治、鹤鸣神山太上治、漓沅山治、葛璝山治、庚除治、秦中治、昌利山治、真多治、隶上治、涌泉山治、稠梗治、北平治、本竹治、蒙秦治、平盖治、云台山治、浕口治、后城治、公慕治、平岗治、主簿山治、玉局治、北邙山治。今凉山境内,就是“二十四治”中的蒙秦治,创设于公元143年,在越巂郡邛都县,即今天的西昌地区。今西昌泸山(昔称“蛙巂山”)就是其“蒙秦治”所在地。据考,张天师当年不仅派其大弟子赵升等人来此布道传教,还曾亲临蒙秦治弘道,使得道教在凉山西昌开始传播,道脉繁衍至今,影响深远。 二、道教在西昌的发展历程 公元143年道教进入凉山境内,在西昌逐步发展。历经三国、两晋、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唐朝时,朝廷采取怀柔和开放政策,道教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公元741年,唐玄宗令两京和诸州县设置玄元帝庙。西昌的道观也在此时得到了新修或重建,其时朝廷赐嵩山道人吴筠为翰林,巡视全国各地,至建昌(今西昌)择其风景秀丽的泸山,依地势创建了“玄天宫”(即今文昌宫),后又在建昌城区建立“真武观”、“文昌殿”等道观。 公元1167年,宋朝末年著名道士王重阳吸收儒家和佛教的思想,在山东宁海自立门派----“全真道”。公元1227年,元世祖召见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邱处机,令其管理“天下应有出家人”。邱受皇命,派弟子18人巡视到建昌时,发现“天师道”在此建有天师殿(今玉皇殿)。因行道方式不同,被贬斥为“邪道”。在当地官府的支持下,将境内道教都改成了全真龙门派。 明清时期,建昌的“天师道”(又名正一道)又逐渐开始在境内城乡传播,西昌的道观也随之增加,到清朝末年有道观100余座。全真派和正一派都得到了发展。 民国时,由于社会动荡多数道观都香火不旺,不少被挪作它用。香火比较盛的是泸山上的几个道观,包括:玉皇殿、瑶池宫、文昌宫、青羊宫、财神殿、五祖殿、三清殿。 城区周围,规模较大道观有九皇宫、东岳庙、关帝庙、夏坛庙、城隍庙、青龙寺等。 解放后,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使道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观的田地被收回,多数道士被劝还俗,少数留下的道士靠自己生产劳作生活。“文化大革命”时期,境内道教也遭到浩劫,道士遭打击,道观被砸毁,经书被焚,文物被破坏,泸山上有两座道观因失火被烧毁。 1980年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逐步贯彻,经西昌市政府批准,开放泸山上保存下来的五座道观。分别为:玉皇殿、文昌宫、五祖庵、三清观、青羊宫。1993年时,西昌泸山道士人数从五十年代的6人,增加至22人(坤道3人、乾道19人)。1998年五月,西溪大庙山道观经政府批准,成为开放道观。同年,西昌市道教协会成立。 至今,西昌市共有开放道观6处,注册的道士28人,信教群众10万余人。道观各项《协会章程》、《宫观管理办法》等制度健全。市民宗局、统战部经常深入道观宣讲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道教内部的管理正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健康的发展势头。 三、 西昌道教的教派及其主要活动 道教在凉山西昌广为流传,历史影响甚为悠远,早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五斗米道由张天师的大弟子赵升传入凉山境内,并在此建立“蒙秦治”,管理教务。在西昌泸山建有“天师殿”,后在此羽化登仙。五斗米道是道教早期教派,创始人为张道陵(张天师),主要以符咒术为人治病,以祈禳斋醮为人谢罪去灾。传授弟子信众行气、守一、符咒、房中等道术。并且在当时设立“义舍”,提供“义米”,供给广大行人量腹取食,深受百姓的好评。 另有,五斗米道之“神小派”,亦来此布道。据说当年有张、庄、王、李、四人一同上青城山拜张天师学道十二年,学成后归西昌故里,传播所学道义、道术。其时被称为“天师道神小派”。四人道术非凡,自称张天师在四人手掌上均画有一道符,只要其手一张开,咒语一念,顷刻间便电闪雷鸣。四人返乡,经过今凉山州池块田时,遇鬼怪斗法获得大胜,遂名声四起。其中,庄炳周便在今西昌西溪大庙山设坛建庙。 今州境的正一道,便是在天师道龙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