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遗传学复习总结
基因突变的类型
形态突变型;细胞形态改变;菌落形态改变
生化突变型:营养缺陷型;抗性突变型(抗药物、抗噬菌体);条件致死突变型(温度敏感突变型)等。
基因突变的特点:随机性(波动实验、涂布实验、影印实验)、独立性(交叉抗性:对两种抗生素同时由敏感变为抗性,如大肠杆菌中抗四环素的突变株往往也抗金霉素。)、稳定性、可逆性、稀有性(10-9-10-5)、诱变剂可提高突变率。
突变率: 每一个细胞在每一个世代中发生突变的机率,也是突变在每个细胞生存的单位生物学时间内发生的概率。
突变频度: 突变频度常用来表明一定数目的野生型细胞中出现的突变型的数目,因此突变频度没有涉及世代这一生物学时间单位。
化学诱变剂
①碱基类似物引起的诱变
5-溴尿嘧啶:5-BU分子结构与T非常相似,溴原子取代T第5位的甲基。
诱发突变原理:Br改变分子在酮式和烯醇式之间平衡,使5-BU更易出现烯醇式结构,形成5-BU≡G, 5-BU上溴原子的作用被邻近的基团效应所抵消,使得A=BU转变为G≡BU的倾向减弱,所以突变中GC→AT多于AT→GC。
②改变DNA结构的诱变剂
亚硝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把氨基转变为酮基,使C→U 、A →H ,造成U·A和H·C碱基错配,诱发GC→AT及AT→GC的变化。
羟胺:专一地作用C ,使之转变为能与A配对的形式专一性地引起GC→AT突变。
甲基磺酸乙酯EMS(烷化剂的一种):当其烷基加到G 和T 的与氢键相结合的氧原子后,将会引起G 和T 的错配,引起AT→GC和GC→AT的转换。EMS是能使DNA的许多位点发生烷化,强烈的诱变剂。
③DNA移码突变的化合物(丫啶类化合物、溴化乙锭、烷化剂)
移码突变:由于DNA分子中一对或少数几对核苷酸的增加或缺失造成的突变。
丫啶类化合物:分子多数是扁平的,能够插入到DNA的碱基对之间,是有效的移码诱变剂。这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上的特点为,当与DNA接触时,能够逐渐插入到DNA链的两个碱基对之间,使原来相邻的碱基对彼此分开,当带有这类化合物的DNA复制时,很容易插入1个或2个碱基,引起移码突变。
物理诱变剂
①电离辐射:χ射线和γ射线、a射线、β射线、快中子、离子注入、宇宙射线
②非电离辐射:红外线、紫外线
辐射损伤DNA机理
直接作用假说/靶学说:细胞吸收辐射能量后,发生诸如激发、电离、弹性碰撞等多种原发性物理过程,辐射的量子击中染色体,导致发生直接的原始损伤,整个过程就好象子弹击中靶子一样。
间接作用假说:生物细胞中的分子经辐射作用先产生各种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团再进一步与细胞内含物反应并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造成染色体损伤。
紫外线(UV)诱变的分子机理:UV对生物的损伤主要直接作用于DNA而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UV可引起DNA链的断裂、DNA分子双链的交联、胞嘧啶和尿嘧啶的水合作用等多种损伤,但诱导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是主要的损伤。同一条链上相邻的胸腺嘧啶之间的二聚体会阻碍碱基的正常配对,影响T与A的配对,DNA复制到此位置时就会突然终止或在新链上出现错误的碱基,而引起突变。紫外线的穿透力也很弱,UV波长范围为136—390nm,其中200—300nm范围对诱变有效。254nm的UV最易被嘌呤和嘧啶碱基所吸收,因而诱变效果最强。
生物诱变剂
插入因子、转座子、转座噬菌体:可以诱导这些转座因子向目标细胞中转移,插入目的基因中,造成基因突变。
不论是自发突变,还是诱发突变,都是通过理化因子作用DNA,改变其DNA结构,并最终改变遗传性状。
自发突变:受自然条件下存在的未知理化因子作用产生的突变;
诱发突变:人为地选择了某些可强烈影响DNA结构的诱变剂处理所产生的突变。诱变所产生的突变频率和变异幅度都显著高于自发突变。
引起自发突变的原因:生物体内存在的各种转座遗传因子的跳动;背景辐射和环境诱变;微生物自身所产生的诱变物质的作用;互变异构;环出效应。
突变热点:指DNA链中具有很高突变率的碱基位点。突变热点具有远高于一般位点的突变率。原因:5-甲基胞嘧啶(MeC)的存在;与DNA序列结构有关。
转座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内,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段特殊、可移动的DNA序列。
转座:
转座子的转座遗传效应
①具有插入突变效应,扩散抗药性基因;
②使受体菌基因组发生缺失、重复、易位或倒位等重排,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启动或关闭某些其它基因;
③极性效应:转座因子插入到一个操纵子的上游基因时,不仅破坏被插入的基因,而且也大大降低位于远离启动子一端的其他基因的表达。
应用:获得各种突变株、判定未知基因的位置、构建不同质粒融合或复制子融合的特殊菌株。
转座因子的类型和结构:插人序列(又称IS因子);转座子(又称易位子, Tn)(非组合型转座子-Ⅱ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4北京化学竞赛(高一)要点分析.doc
- 柒刊我们班的刊物介绍.doc
- 实用船舶词典介绍.doc
- 七月教招之必威体育精装版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笔记介绍.doc
- 实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手册介绍.doc
- 2005届广州市第一次调研生物要点分析.doc
- 2005年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要点分析.doc
- 2005年冬施中主要施工技术措施要点分析.doc
- 七夕活动方案介绍.doc
- 2006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测及逐题详细要点分析.doc
- 《GB/Z 44363-2024致热性 医疗器械热原试验的原理和方法》.pdf
- GB/T 16716.6-2024包装与环境 第6部分:有机循环.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4376.1-2024微细气泡技术 水处理应用 第1 部分:亚甲基蓝脱色法评价臭氧微细气泡水发生系统.pdf
- 《GB/T 44376.1-2024微细气泡技术 水处理应用 第1 部分:亚甲基蓝脱色法评价臭氧微细气泡水发生系统》.pdf
- GB/T 44376.1-2024微细气泡技术 水处理应用 第1 部分:亚甲基蓝脱色法评价臭氧微细气泡水发生系统.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4315-2024科技馆展品设计通用要求.pdf
- GB/T 44305.2-2024塑料 增塑聚氯乙烯(PVC-P)模塑和挤塑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pdf
- 《GB/T 44315-2024科技馆展品设计通用要求》.pdf
- GB/T 44315-2024科技馆展品设计通用要求.pdf
- GB/T 39560.9-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9 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聚合物中的六溴环十二烷.pdf
最近下载
- 国家法定41种传染病大全(就诊科室、传播途径、病原体、检测方法等)及防护措施.doc
- QC╱T 1128-2019 汽车用摄像头(报批稿).pdf
- 笔记本电脑图纸Lenovo Ideapad Y470 (Compal LA-6881).pdf
- GB50487-2008 (2022年版)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pdf
- 2021卫生高级职称《中西医结合》题库及答案.docx
- 副研究馆员工作总结与计划范文.pdf
- 《幼儿教育中“去小学化”探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 除尘设备检修工艺规程.doc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雪梅(教案).docx VIP
- 【精品】实验小学课本剧《愚公移山》剧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