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讲 岁时节日民俗
1、岁时节日民俗概述
2、中国汉族岁时节日民俗
3、中国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
4、中国港澳台岁时节日民俗
5、外国岁时节日民俗
口 典型案例
口 本章小结
口 关键概念
口 复习思考题
口 实训题
口 自测题
教学目的 认识岁时节日及其民俗的一般概况;了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节日及其民俗的相关知识;学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利用节日民俗来发展旅游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各地的具体情,掌握好利用节日及各地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业的方法,为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一、岁时节日民俗概述
岁时节日民俗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岁时民俗,一是节日民俗。这两个部分是有紧密联系的。岁时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一般是指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活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而节日民俗是岁时民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岁时节日。在不同的岁时节日中,同样传承下来的是不同的民俗事象。据此,我们认为,岁时节日民俗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由此所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象。一般有周期性,有特定的主题,有群众的广泛参与。
1、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
岁时节日民俗在精神民俗内容中是最丰富的一种民俗。它的最初形成,是和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导致了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
人们对天文知识的认识,是来源于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观察。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历法产生了。有了历法,人们从事各种生产和安排生活就方便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正是根据天文、历法知识来划定一年中的时序节令,将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纳入自然规律之中,逐步形成不同的风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为感谢上天的恩赐,人们在特定的日子里(一般在农闲时候)举行祭祀仪式,开展各种文娱活动,这样,节日就产生了。不过,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就是相同的节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其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说,节日及其民俗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累积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节日所处的时空位置的影响
“时”是指节日在历法中的日期;“空”是指节日流行地区的地理条件。它们是影响节日民俗构成的基础。
(2)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以生产性节俗来说,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的节日习俗受农事活动的影响,如春季有迎接春耕的节日典礼,秋季有庆贺丰收的节日典礼。
社会生活对节日民俗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我国古代社会,鬼神迷信思想盛行,求神拜佛、问卜占卦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因而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有大量这方面的习俗。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人际交往,每当逢年过节都会走亲访友,登门贺岁,这些都显示了社会生活在节日民俗形成中的重要影响。
(3)历史事件与传说的影响
历史事件与传说也是影响节日民俗形成的因素之一。如端午节的来历,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青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种种传说多数是后人添加上去的,可是在民间流传最广的却是纪念成原的说法;于是在端午节就形成了祭祖屈原、赛龙舟的风俗,它显然受到历史传说的影响。
(4)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种是通过自然的文化传播形成的节日民俗,如汉族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这些节日。另一种传播是人为的,主要是宗教性的节日传播。在我国,通过人为途径传播的宗教节日主要是小乘佛教节日和伊斯兰教节日。
以上节日民俗的形成原因在实际情况下往往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共同对节日民俗的形成发生作用。
2、岁时节日民俗的分类
岁时节日及其民俗分为以下几类。
(1)宗教性节日及民俗 宗教性节日包括两类:一类是原始宗教节日;一类是现代宗教节日。这两类节日都是宗教性质的,但它们的产生时代及民俗表现形式却是不同的。
(2)生产性节日与民俗 生产性节日,一般是指在农业、林业、牧业、饲养业、渔业、手工业等生产中,伴随岁时变换和生产习俗所传承的群众性活动。首先,它有固定的时间(也有的日期不确定);其次,生产性节日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并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再次,它带有祭祀、纪念等意义。其中与农事生产节日及民俗最有特色。农事节日的最初形成,大约是和农业生产中的祭祀活动有关。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和民族,农事节日的原始信仰成分逐渐减少,变为庆祝丰收、祈求丰年。有些节日还成了农忙季节的生产动员。如藏族的“望果节”,是藏族人民预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新果节”,又叫“吃新节”或“尝新节”,是许多民族中流行的庆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日期各地不一,一般都在谷子成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一轮复习83练目录.docx
- 下水道疏通工人培训课件.pptx
- 国有企业党委书记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四个带头).docx VIP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重点解读.pptx VIP
- 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四个带头).docx VIP
- 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四个带头).docx VIP
- 2025届河北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计划安排 课件.pptx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学习解读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2 No Rules,No Order单元小测(含解析).docx VIP
-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小说叙事艺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