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2018(第三课时)课件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2018(第三课时)课件精品

写作特点 1、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 2、句式整齐,骈散结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有致 。 ‖对偶修辞 句型上的分类 句中对:同一句上下两个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清流激湍、游目骋怀。 单句对:上下两句互相对偶。 例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例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引用 1.“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死生亦大矣” 《庄子?德充符》引孔子之言:“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 (原是用来形容“道”的作用。) 兰亭胜景 中国书法圣地……绍兴兰亭…… 被称为中国书法圣地的“兰亭”,位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西南部,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虽然不大,却为中外游人所瞩目。 “兰亭”两字系清康熙手迹,文革期间碑被红卫兵砸断,劫后余生,遂成残字。 “兰亭”景区门口的古典标志,是一颗大型印章。 流觞亭 “流觞亭”内部陈设,展出一些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右军祠 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祠内以方型回廊围绕的“墨华池”上有“墨华亭”。 “御碑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八角攅尖顶,重檐翘角。 御碑正面刻着清康熙帝临摹所书《兰亭集序》。 “御碑亭”的精雕石狮 碑的反面刻着清乾隆帝所书《兰亭即事》诗,祖孙皇帝手迹同处一碑,世所罕见。 ?  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绕过土阜,便到了?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兰亭”二?字,为清康熙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抚摸而稍平,因此这碑被称为“君民碑”。 文?革中,兰亭遭到了破坏此碑被砸成三截。虽?经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其中“兰”字缺?尾,?“亭”字缺头,但古韵犹存。 君民碑 相传王羲之当年在会稽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在书?写“鹅池”两字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他只好搁笔去跪接圣旨,他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这两?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 父子碑 ? 右军祠后面是“御碑亭”。御碑亭为八角?双重,原为木结构建筑,五十年代倒塌,?1983年重建,亭高12.5米。亭内御碑高6.8?米,宽2.6米,碑厚20公分,为我国最大的?古碑之一。 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集序》,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一?首七律《兰亭即事》。祖孙两位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这在国内绝无?仅有,说它是国宝并不为过。 祖孙碑  “君民碑”  “父子碑”  “祖孙碑”  人称“兰亭三绝” 荷叶青蛙跳池砚 兰亭书法博物馆的“古砚展”。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书坛名家雅集兰亭,研讨书学,泼墨挥毫,流觞赋诗,盛况非凡。 茂林修竹 流觞曲水 兰亭风景 王羲之 第三课时 内容情感 理清思路: 1、找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动词。 动词:俯仰 2、作者俯仰什么?俯仰的心情是怎样的? (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词或句子) 信可乐也。(第2段) 岂不痛哉。(第3段) 悲夫 (第4段) 思路: 俯仰 天地 人生 古今 乐 痛 悲 1 段 2 段 3 段 问题探究 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人贤 辰良 事趣 赏心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景美 情真 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 良辰:暮春之初 惠风和畅 人贤: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美景: 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乐事: 曲水流觞 畅叙幽情 赏心: 仰观俯察 游目聘怀 四美具 二难全 (诗意地栖居) 信可乐也! 岂不痛哉! 痛 俯仰人生,为何而痛?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 人生短暂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世事无常之痛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往事不再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生死难测之痛 死生亦大矣 岂不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哉 (今之视昔) 今(我) (后之视今) 俯仰古今,悲在何处?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悲 千古同 作者悲古人,悲时人,亦悲后人。——死生之大 思考:乐之因,痛之由,悲之源 悲夫 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