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支撑架设方案
一、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2
二、工程概况 2
2.1站位及周边环境 2
2.2周边管线 2
2.3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2
三、管理职责 4
3.1 施工组织管理 4
3.2 施工现场管理 5
四、施工工艺及流程 5
4.1基坑工程施工步序 5
4.2、支撑系统要求 7
4.3 基坑开挖与支撑架设施工 8
五、安全控制要点 13
5.1基坑开挖安全措施 13
5.2 出土安全措施 13
5.3 支撑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4
六、质量标准及控制要点 14
6.1 挖土质量保证措施 14
6.2基坑土方收底施工方法: 14
6.3 钢支撑架设安装技术要求 15
七、劳动力、设备配备 15
7.1劳动设备 15
7.2 劳动力安排 17
八、文明施工控制要点 17
8.1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7
8.2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8
8.3 环境保护 18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一期)施工设计图《树兜站车站工程(第六册)》第二分册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纸;
2)地铁施工现行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3)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力量;
4)《福州市城市轨道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暂行)》,《福州市城市轨道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办法(暂行)》和《福州市城市轨道有限责任公司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暂行)》
1.2编制原则
1)对工程有针对性,实用、可行;
2)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安全有保证;
3)采取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工期并降低工程造价;
4)兼顾环境保护原则,保持现场及周边环境卫生;
5)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2.1站位及周边环境
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4合同段包含两站两区间:树兜站(含)~屏山站(含)~1)第①1层杂填土:杂色,松散状态,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大量碎石、碎砖、水泥块石等建筑垃圾,硬杂质含量在25%~65%间,表层多为0.3~0.5m厚的路面铺砖或水泥铺石,大部分填土填龄大于10年。层厚约0.4~4.0m。
2)第②层粘土(Q43(al)):局部分布,灰黄、浅灰色,可塑~软塑状态,冲积成因,含高岭土、氧化铁等,切面较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与韧性中等,粘性一般,厚度约0.40~1.90m。
3)第③1层淤泥(Q41-2(m)):深灰色,流塑状态,淤积成因,含腐植质、有机质、贝壳等,部分夹薄层细砂或烂木,有臭味,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层顶标高约1.10~6.48m,层厚约0.3~14.80m。为本站场控制性地层。
4)第④层粉质粘土(Q33(al)):灰黄、绿灰色,可塑状态,冲积成因,含高岭土、氧化铁,S5XZ7孔局部夹淤泥质土,切面较光滑,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与韧性中等,粘性一般;标贯试验实测击数为6~19击,平均值为13.2击;层顶标高约-11.86~37.12m,层厚约0.50~13.30m。
5)第⑤1层淤泥质土(Q33(m)):局部分布,深灰色,流塑状态,淤积成因;含腐植质、有机质,有腥臭味,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本次仅S5XZ3、S5XZ4、S5XZ6孔揭示,层顶标高约-13.35~-19.74m,厚度1.10~5.40m。
6)第⑤2层中砂(Q33(al)):局部分布,浅灰、灰黄色,中密状态,冲积成因;成分以中粗砂、砾砂、细砂为主,局部含个别粒径0.5~3cm的砾卵石,部分地段夹有薄层淤泥。级配较差,含泥量6%~30%,含泥量较大时,土名可定名为细粉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为15~29击,平均值为21.3击。层顶标高约-17.15~-14.65m,厚度1.30~2.50m。
7)第⑥层碎卵石(Q33(al+pl)):浅灰、灰黄色,稍密~中密状态,冲洪积成因;卵石多呈亚圆形状、次棱角状,磨圆度一般~较好,成分以硬质火山岩为主,粒径一般为2~6cm,少量6~10cm,个别较大可达10~18cm,含量为40~85%,胶结物以粘性土为主,含中细砂、粗砾砂等;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实测击数为5~42击,平均值为14.7击。层顶标高约-18.45~37.70m,层厚约1.4~12.9m。
8)第⒂层散体状强风化岩:该层标贯击数大于50击,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矿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岩芯风化成砂土状,手捻压即散开,一般从上往下风化程度减弱,强度渐高,浸水易软化崩解,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揭示有4种岩性,本站属⒂层花岗岩(γ53),其特性为:灰黄色、灰白色,长石大部分风化为高岭土,含石英砾砂25%~45%。层顶标高约-33.08~19.04m,层厚约2.30~21.20m。
2.3.2水文条件
1)地表水
地表水位主要受降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