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切口感染之手术室着装和手术环境控制.docVIP

【2017年整理】切口感染之手术室着装和手术环境控制.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切口感染之手术室着装和手术环境控制

切口感染之手术室着装和手术环境控制 1.?尽管目前的研究支持洗手,带口罩和头罩等可以降低手术室内的细菌数量,但是目前并没有研究证据支持上述措施可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2.?使用手套和不透水的手术衣可以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3.?手术室的机械通气设备在患者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预防中所扮演的角色目前尚不清楚。 4.?暴露与手术室环境中的液体和手术器械可能会出现污染。手术室中人员流动等会增加手术室内的细菌水平,但是细菌水平增高和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手术部位感染是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所造成的患者医疗负担极大。据估计,每年发生的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例数在?30?万以上,由此所需的医疗花费在?100?亿美元左右。 在过去的?50?年间,手术室的着装方式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变。该种着装方式有两种作用:1.?保护术者免受患者的体液污染;2.?保持手术无菌台面的整洁、无菌。此外,在手术室无菌区域,通常使用绿色或蓝色作为主色。 多个医学组织,如?JCI,CDC,AORN,OSHA?等均发布了各自关于手术室内临床操作指南。但是大部分指南推荐的措施均缺乏严格的证据支持。本文所要进行的探讨分析现阶段手术室着装和手术环境在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作用。 定义美国?CDC?将手术切口部位感染定义成三个级别: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组织或器官间隙感染(表1)。在大多数的时候,无内植入物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需在手术完成的?30?天之内完成,而有内植入物的患者,则时间窗可以延长为?1?年。 表?1:CDC?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三个级别 浅表切口感染术后30天内手术部位的感染,感染仅累及切口的皮肤或皮下组织,至少具备以下之一条件方可诊断: 1.从切口浅表上流脓,有或无实验室诊断确诊 2.从浅表切口上获取的体液或组织培养分离出病原菌 3.至少有以下之一的感染症状:疼痛或触痛,局部水肿,发红,或者组织内感染,出于治疗需要由手术医生敞开皮肤浅表切口 4.由手术医生或主治医生确认的浅表切口感染 下列情况在临床上不能诊断为浅表切口的SSI 1.缝线针道脓肿 2.会阴侧切术或者新生儿包皮环切术感染 3.烧伤创面感染 4.切口感染延伸至深筋膜或肌肉层 深部切口感染 对无内固定物的患者,术后30天内出现切口部位的感染;对有内置入物的患者,术后1年内出现的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累及较深层次的软组织,如深筋膜或者是肌肉层,并具备以下之一的条件: 1.脓肿由深层组织引出,但是感染不是来源于手术切口临近的器官内 2.皮肤切口因为深层感染具有下列之一的症状:发热,局部疼痛或触痛而被医生人为敞开 3.在体检或再手术,或者影像学检查时发现深部脓肿或感染的直接证据 4.由有经验的术者或主治医生确认的深部切口感染诊断 注意 1.在同时有深部和浅表切口感染的患者中,优先诊断深部切口感染 2.若器官或者腔隙感染脓肿需要经过切口部位引流,则优先诊断为深部切口感染 器官/腔隙切口感染 对无内固定物的患者,术后30天内出现切口部位的感染;对有内置入物的患者,术后1年内出现的手术部位感染,除累及切口组织外,还涉及器官或组织,并具备以下之一的条件: 1.器官或间隙内的脓肿从刺伤的通道内引流而出 2.从器官或组织内获取的脓液可以分离出病原菌 3.在体检或再手术,或者影像学检查时发现深部脓肿或感染的直接证据 4.?由有经验的术者或主治医生确认的器官或腔隙内感染诊断 历史1843?年,Oliver?第一次提出孕妇的产褥期发热可以通过医生由一位患者传给另一位患者。随后,Ignaz?等人提出了简单的手卫生可以降低产褥发热的发生率的假设,他们通过研究发现,洗手可以减低孕妇生产的死亡率。但与此同时,很多医生对该建议感到不满意,因他们认为医生是上流社会人员,上流社会的人的手是干净的,无需清洗。 在?1860?年,Louis?等人进一步发展了感染的理论,他们发现,化脓性葡萄球菌是产褥发热的原因。同时,他们也提出了消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暴露化学溶液中。在?1865?年,Joseph?等人开始使用上述消毒溶剂消毒手术室来获取一个相对无菌的手术环境,并要求参与手术的医生洗手,并清洗需要使用的设备。 污染和手术部位感染 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率较低,若要明确某些措施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需要收集大样本的数据。假设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在?1.5%-2.0%,检验效能大于?80%,则研究需要招募接近?1?万例患者才能确定一个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很多学者建议将细菌污染(通常计算菌落数)作为手术切口感染的一个替代指标。但是尽管细菌菌落数多少在切口感染疾病中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细菌菌落数多少和患者的手术切口部位感染存在直接相关性。 D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