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苏联经济改革(33张幻灯片)课件.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苏联经济改革(33张幻灯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苏联经济改革(33张幻灯片)课件

“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 斯大林模式 英国模式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 所有制 工业化道路 农业制度 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全盘集体化 资本主义农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高度集中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权 君主立宪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1918 1921 1925 1953 1964 1985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社会主义改革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1991 戈尔巴乔夫 看过赫鲁晓夫的墓碑人人都说做得好,黑白大理石的框架立在地上,在黑白之间雕刻着赫鲁晓夫的面容。黑与白说明一个人可以有优点也可以有缺点,有正确之处也可以有错误之处。后辈人对前人不可求全责备。赫鲁晓夫墓前还埋着他的孙子,孙子的名字与他一样,也叫尼基塔.赫鲁晓夫。赫鲁晓夫的儿子还健在,就生活在莫斯科城里。   赫鲁晓夫墓碑很吸引人但很少有人知道给他设计墓碑的人是与赫鲁晓夫结过仇的人。赫鲁晓夫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时非常霸道经常发脾气骂人,有一次他请了一大批作家、画家、雕塑家在列宁山的宾馆里聚会,他喝了酒之后便高谈阔论起来,谈文学、谈艺术、兴致很浓。谈着谈着又骂起人来。当时有一位雕塑家涅义孜维斯内坐在离他很近的地方,他就开始批评他:你那叫什么艺术?用什么形容你的艺术呢?把你的头塞进马桶里,你从马桶里向上看,看到一个人正在便溺的那一部分就是你的艺术。这对艺术家是很大的侮辱。但此时的赫鲁哓夫仍然不放过。“再说你的名字吧,叫什么涅义孜维思内(没有名子的人)?有多古怪。你怎么起了这样的鬼名字。你这不是胡闹吗?”不管雕塑家怎么解释他也不听,一个劲地骂个不停。在众多的名家面前使这位雕塑家颜面大伤。   后来赫鲁晓夫去世了。其家属找到这位雕塑家,请他来为赫鲁晓夫设计墓碑。他说“死者生前曾经当众侮辱过我;使我在很长时间内郁郁寡欢。但是我还是要为他设计墓碑,因为他值得我这样做。”   这位雕塑家很大度,不计前嫌,精心地设计了赫鲁晓夫的墓碑。赫鲁晓夫的墓碑为人称赞,而雕塑家的宽广胸怀更为人称赞。 苏 联 形 象 所有制上:单一的公有制 管理上: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结构上: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1953年斯大林逝世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赫鲁晓夫 (任期:1953—1964) 戈尔巴乔夫 (任期:1985—1991) 勃列日涅夫 (任期:1964—1982)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课程标准: 1.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所有制上:单一的公有制 管理上: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结构上: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第一站:赫鲁晓夫改革 ---光荣与混乱并行 材料一: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 材料二:1953-1963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5%,是美国的2倍。1954年,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1961年,苏联发射的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成功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加加林是第一个征服太空的人。 材料三: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欠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停产。扩种玉米的计划最终失败了。 探究一: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悲情:1963年,苏联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进口粮食,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逐渐沦为最大的粮食净进口国,在农业上要依靠资本主义各国来维持国内生活…… ●豪情: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人均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年,他又提出“二十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 ●性情 联合国大会用皮鞋敲桌子 俄罗斯《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掘墓)敢于向斯大林模式挑战,打开改革之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的体制。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 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