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道例题的探究性学习与思维品质的培养.docVIP

关于一道例题的探究性学习与思维品质的培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一道例题的探究性学习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关于一道例题的探究性学习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南县一中 肖胜军 人教版教材《数学?选修4-4》第二讲中有一道例题:如图2-13,O是直角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上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并与AB相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这是一道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题,是我们学习解析几何的一个很好的素材,这节课可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解析几何的思维品质,为解决高考中有关解析几何压轴大题奠定很好的基础。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探究: Ⅰ 一题多解,思维发散,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抛物线的参数方程,如何用参数方程来求动 点M的轨迹呢? 生1:可根据条件,设点M,A,B的坐标分别为, 则, ,即:…………………① ,即: 即:……………………………………………………………………② 又 即:………………………………………………………………③ 由①②③可得:点M的轨迹方程为 师:这位同学的解答利用了抛物线的参数方程,设出A、B两点的坐标,再利用题中三个独立的已知条件建立三个方程,再联立方程消参,便可得到所求的轨迹方程。请同学们再想一下,为什么要建立三个方程,两个方程行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2:因为设立了两个参数,再加上等于有四个未知数,要消去参数得到的关系,就必须建立三个方程,由此,如果设一个参数就只要一个方程,设三个参数就要四个方程了……以此类推,方程的个数比参数多一个就行了。 师:很好,我们学习了参数方程,主要是要大家在解题时自觉建立参数的思想解题,以前我们设直线的方程、弦的端点坐标等等实际上就是用到了参数思想。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设参数的方法吗? 生3:设 由 ………………① ……………② 即:……………………………………③ ………………………………………… ⑥ 又M、A、B三点共线,则动点满足:………………⑦ 由以上方程联立可得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师:以上同学的解法通过设出直线AB的方程(斜截式)及端点参数,再利用韦达定理,运用设而不求的思想求解,体现了同性通法,使我们更能清楚地看出问题的本质特点。但设出了参数太多,利用的关系也较多,还有设其他参数的方法吗? 生4:设 由同理可得 则 由…………………………………………① 由M、A、B三点共线…………………………② 联立①②消去参数k便可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师:上述同学解法只设定一个参数便可求解,方法更简洁,体现了数学美的特点。但消参较繁琐。比较上述几种解,我们发现第一种方法参数不多消参也比较简洁,相比另外两种方法更好。 Ⅱ 纵向延伸,揭露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师:上面我们以抛物线为载体,研究了坐标原点在弦AB上的射影的轨迹方程,下面我们继续解决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②求弦中点坐标; ③求三角形ABC面积的最小值; ④探究是否为定值。 生1: 则 再根据上一题的解法有 故消去有 生2:设 则有: 由 由此可得AB弦中点M的轨迹方程为: 师:以上两位同学的解法基本上沿用了第一题的思想方法,圆满地完成了解答。下面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求面积的最小值? 生1:则 由 当且仅当即A、B两点关于x轴对称时最大。 生2:设则原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 由 又 当且仅当t=0,即x=b=2p 师:以上同学的解法也无非是借助参数将面积表示出来,参数选用了不同的方式,可见利用参数思想解题是多么重要。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一个问题:为定值吗?如何探求? 生3:可借助极坐标来表示出来: 设由 显然不是定值。 师:利用极坐标方程简洁表示了值得我们推广和借鉴。 Ⅲ 横向拓展,问题类化,培养思维能的批判性 师:以上我们以抛物线为载体研究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②求弦中点坐标; ③求三角形ABC面积的最小值; ④探究是否为定值。 我们能否将这些问题放到我们椭圆和双曲线中来研究了。 下面我们以④为例,来研究一下在椭圆和双曲线中是否为定值。 生1:在椭圆中,我们仍然设由椭圆的标准方程 生2:在双曲线中我们仍然设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Ⅳ 通性通法,直击高考,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与迁移性。 师:在高中,参数思想解题往往受到高考命题者专家的青睐,多次命制这方面的试题,而且一般是中档以上的试题,甚至出现压轴题。我们只要心中有“法”,照样能以一敌百、无望而不胜。如在2007年天津高考试卷中最后一题是: (07年高考天津卷22题)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A是椭圆上的一点,,原点O到直线的距离为, (Ⅰ)证明: (Ⅱ)设为椭圆上的两个动点,过原点O作直线的垂线OD,垂直为D,求D的轨迹方程。 师:本题第(Ⅰ)问运用常规方法求解,题目不难,一般都能拿下。第(Ⅱ)问实际上是书本上那个例题的变式,

文档评论(0)

li3543j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