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吊古战场文》李华-OoCities
《弔古戰場文》 李華
題解
課題: 《弔古戰場文》選自《李遐叔文集》。「弔」,即「憑弔」,作者藉憑弔古代戰場,表達對戰爭的看法及感受。
背景: 唐玄宗時,多次對周邊地區發動戰爭,給士兵及其親人帶來極大的苦難。作者李華反對統治者這樣的政策,便藉憑弔古代戰場,刻劃古今戰事的慘況,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及感受。
大要: 本篇先描述古戰場空曠荒涼、黯淡愁慘的陰森景象,接著記述戰國及秦漢以來連年征戰,士兵苦不堪言的情況,並點出此為「文教失宣,武臣用奇」帶來的結果。其後,作者著力描寫兩軍交戰時的激烈及前後的情景,將戰爭的殘酷表露無遺。最後刻劃死難將士家人的哀思,並提出「守在四夷」以減少戰爭的主張
體裁: 本篇屬賦體。賦體文的特點包括:句式以四言和六言為主,大量運用排偶,講究聲律的諧協(包括押韻及「兮」字的運用)。本篇以四言為主,雜以二、三、六、七言,句式或較靈活;另全篇大致隔句用韻,音調鏗鏘。
主旨: 藉刻劃戰爭的悲慘,反對唐代統治者窮兵黷武,並提出宣揚文教、施行仁政及「守在四夷」等減少戰爭的方法。
內容理解:
古戰場的環境:
一(1)試用自己的文句,說明古戰場四周的環境。
古戰場的四周一片空曠,河水像一條彎曲的綢帶,山巒起伏。冷風悲號,日色昏暗。四處是乾枯了的野草,令人又寒又慄。鳥群也受驚而飛,野獸也嚇得失群。
(2)「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傷心哉!秦歟?漢歟?將近代歟?』」以上一節是否能夠點明題旨?試加解說。為甚麼說文句中有借古諷今的含意?
可以點明題旨。從亭長的話帶出戰場上常覆三軍,在天陰則聞鬼哭之聲。戰爭令到戰場死傷無數,點明題旨:憑弔古戰場而作出的反戰控訴。
作者身臨古戰場,看見天色陰沈,想起秦漢時三軍覆沒,屍骸遍野的慘況。他藉亭長的話而興起感慨,諷刺唐玄宗施行窮兵贖武的政策。
戰事對兵士及其家人帶來的痛苦:
兵士的痛苦 家人的痛苦 1. 征途遙遠。兵士離家萬里,在外征戰連年。 1. 不知音訊。家人不知兵士的生死。 2. 生活艱苦。早上放牧,晚上渡冰河。 2. 擔驚受怕。壞消息傳來也難分辨真假。 3. 歸家無期。身處野外,根本不知歸路。 3. 思念難解。造夢也會想起行軍之士。 4. 處境危險。處於生死邊緣,隨時命喪刀下。 4. 恐弔祭不周。擔憂因為弔祭不周,令死者魂魄無依。 5. 哭訴無門。心中抑鬱只能獨自承受。 5. 流離失所。戰後要面對兇年。
戰爭的起因及解決辦法:
起因 解決辦法 解釋 1. 文教失宣 守在四夷 提倡文教,施行仁義,便能使四夷為國家固守邊疆。 2. 武臣用奇 用將唯賢 善用武將,兵不用多而能驅逐夷狄,凱旋而歸。
三(1)文中的「文教失宣」與文章主題「守在四夷」有何關係?
「文教失宣」指中原文化的典章制度未得廣泛宣揚。文中批評窮兵贖武的思想,雖能開土守邊,但功不補患。作者主張施行仁義,以王道感化外族,實行「守在四夷」的策略。所以若能提倡文教,便能守在四夷,使四夷為國家固守邊疆。
正義之戰與不義之戰:
正義之戰 時代 事件 正面/ 反面史例 周朝 周天子軍隊驅逐匈奴,保衛疆土,全軍凱旋而還。 正面 戰國 李牧率領趙國的軍隊,大破林胡,開地千里。 正面 不義之戰 秦朝 修築長城,殘害無數生靈。 反面 漢朝 攻擊匈奴,雖然取得陰山,但士兵屍骸枕藉,功不補患。 反面
四(1)作者從正反兩面論說「義」與「不義」之戰的後果,有什麼目的?
作者藉「李牧用趙卒破林胡,開地千里」及「漢傾天下,財殫力痡」二事,表明戰爭勝負關鍵在於「任人」,而不是軍隊數目。
作者又對「秦起長城,荼毒生靈」及「漢擊匈奴,功不補患」作出批評,反對不義戰爭,同時暗諷唐朝君主的窮兵黷武政策。
作者對戰爭的立場:
1. 反對不義之戰。 2. 反對君主施行窮兵黷武的政策。 3. 不反對保衛國土之戰。 4. 戰勝關鍵在於任人是否得當。
六、就記述史事、描寫景象、刻劃人物、抒發感情四個方面,此篇的取捨詳略有別,試指出並具體說明。
弔古戰場文 記述史事 略述周、戰國、秦、漢各朝徭戍守邊、驅逐四夷的史實。 描寫景象 著重描寫古戰場的慘悴場面,帶出戰事的激烈情況。 刻劃人物 沒有刻劃個別人物。 抒發感情 文中多處抒發對國策、戰禍而弄致妻離子散、將歿兵亡的悲慟之情。
【弔古戰場文】作法分析表解:
賦體結構 文章開首先敘述看見古戰場情景及聽到亭長的話,說明作賦動機。
本體鋪寫戰爭殘酷。
文末寄託深意:發表議論或寄託諷喻。向執政者提出發動不義之戰,會「必有凶年」的警告,並提出「守在四夷」的主張 押韻換押 如第二段先是「戍、募、露、路、訴」押韻,然後換「夷、之、師、奇、為、嘻」押韻,換韻的地方正好是內容轉折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