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字技术及影像革命
数字技术影像革命
#数字电影技术# 电影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对于人类历史,一百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其相对应的现代社会来说,却可说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是飞跃式的,电影的变化更为奇速。拿最早拍摄的电影来说,从《火车进站》到稍后的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它们与当代电影相比,尤其是当代好莱坞的那些商业主流电影相比,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电影百年发展历史中,正是通过技术的变革,我们才能一直在银幕上目睹种种视觉奇观。而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人们也推测着,在下一个一百年中,电影的未来将会是消亡,变异还是继续发展? 电影作为一项已经发展百年的艺术形式,因为它将商业、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如此成功,以至于现在电影行业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回顾上一个百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电影的变化具有重要推进作用的,是它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的电影技术的进步。可以说,科技是电影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从默片到有声片,从黑白到彩色,从标准银幕到宽银幕立体声,还有光学镜头、感光胶片、机械性能等等的或大或小的改进和变革,都给电影艺术的创造开拓了新的天地;尤其是七十年代后期以来,视频、电脑、激光这些新的高科技在电影的上的应用,更扩大了银幕的创造力,使其形象、语言焕然一新。如果没有这些高科技的发明,我们也就不可能看到现在的绝大多数电影。 但从电影制作的原理来说,现代电影拍摄方式和卢米埃尔兄弟当年拍摄《火车进站》时并无不同。只要现在的导演有耐心,他完全可以利用当年卢米埃尔兄弟使用过的摄影机拍摄出和现代电影并无太大不同的影片片段。作为例证,我们可以在《卢米埃尔兄弟和四十大导》这部电影中看到现代电影导演是如何运用一百年前的机器进行拍摄的。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电影都是建立在化学感光材料的基础之上,包括拍摄、拷贝、放映等诸多环节,电影都完全依赖于胶片作为记录和存储媒介。虽然这种方式有诸多麻烦和不便之处,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人可以发明出更好的替代方法来。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作为电影基础的胶片摄影已经开始出现小小的革命曙光,这就是已经开始在电影制作中逐渐占据主流位置的数字技术。 作为数字电影技术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数字特效技术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应用到电影制作过程中了。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还相当局部和有限,大多只是帮助导演把图像进行“无缝拼接”,消除原来“电影魔术”中明显的人为痕迹和不真实感。乔治·卢卡斯就是这方面的最早使用者之一,而他的《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也因此受益匪浅。许多观众恐怕到今天也不会忘记《星球大战》中充满立体感的太空战舰,10多米高的会走路的陆战坦克,还有那些嗡嗡作响的激光剑,这些逼真的视觉形象给了人们巨大的感官享受。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带来的数字技术破天荒地把许多原来电影表现不了的题材变成了可能,依靠数字影像合成建立的全新的电影形式与风格,迅速加快了电影创造财富的速度。从依靠模型和图像剪贴的“电影魔术”到数字技术的跨越,就像给电影行业加入了催化剂,它所带来的无限可实现性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还促使导演把新的想象搬上银幕。 看过《终结者Ⅱ》的观众,一定会对片中那个打不死的液态金属人T1000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没有人会记得那个大反派演员的名字,但人人都被银幕上那个自由流动变幻莫测的超炫怪物弄得目瞪口呆。这个数字特效第一次实现了“由数字创造出来的角色”完全压倒了“由人塑造的角色”,它在电影中成功应用的里程碑,带动了90年代美国电影广泛导入电脑科技的新趋势。而本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更是“电影数字特效挂”的先锋人物,他拍摄于1984年的成名作《终结者1》如今看来只能算是微型特技片的规模,但当时已具石破天惊的效果。而他拍摄于1989年的电影《深渊》,其中外星人利用海水化为人脸形状的镜头,则可以说是为今后的液态金属人特效预演的暖身之作。 作为迄今为止全球电影票房最高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更是投入了大量资金用电脑制作出冰海沉船的壮观场面,创下了全球票房收入18亿美元的最高纪录。凡是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观众,都会深刻感受到其数字化的特技效果在影片中的惊人效果。在《泰坦尼克号》获得的11项奥斯卡大奖中,除了电影界最关心的“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外,其中“最佳视觉效果”奖则完全属于数字特技的贡献。 要制作出令人眩晕的史诗般的场景并非易事,在《泰坦尼克号》的制作过程中共动员了350台SGI工作站和200台 “阿尔法”工作站,以及5000GB的共享磁盘子系统,所有系统都通过网络联接。在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连续24小时进行数字特技制作,从未间断。这样,550多台超级电脑连续不停地工作了两个月,生成了20多万帧电影画面。在数字特技制作中,先把电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