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碱工艺part2.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碱工艺part2

制碱工艺 氨碱法工艺流程示意图 盐水制备 盐水精制 吸氨 碳化 过滤 煅烧 蒸氨 压缩 石灰窑 消化 水 盐 N3H 水蒸气 废液 石灰乳 Na2CO3 CO2 CO2 CO2 碳化尾气 无烟煤或焦炭 石灰石 氨碱法(苏尔维法)的缺点: 原料利用率低(主要是指NaCl的利用率低); 废渣排放量大,严重污染环境; 厂址选择有很大的局限性; 设备庞大,能耗高,流程较长。 2.2 联合法生产纯碱 1938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对联碱技术展开了研究,1942年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工业方法。 1961年在大连建成我国第一座联碱车间。 侯德榜,1890年出生于福建省候官县。 中国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 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即氨碱法的秘密; 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 第三,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 澄清 洗盐 粉碎 分离 盐析结晶 冷析结晶 分离 干燥 冷却 吸氨 吸氨 碳化 过滤 煅烧 预热 原盐 纯碱 加热 粗饱和盐水 废泥 氯化铵 空气 CO2 洗涤液 氨母液Ⅱ 母液Ⅰ 氨母液Ⅰ 半母液Ⅱ 氯化铵悬浮液 母液Ⅱ 滤液 NH3 NH3 CO2 2.2.1 联合法生产纯碱流程 冷析结晶 分离 干燥 冷却 吸氨 吸氨 碳化 过滤 煅烧 预热 纯碱 加热 氯化铵 空气 CO2 氨母液Ⅱ 母液Ⅰ 氨母液Ⅰ 半母液Ⅱ 氯化铵悬浮液 母液Ⅱ 滤液 NH3 NH3 CO2 原盐经洗盐机洗涤后(除去钙镁杂质),经粉碎机粉碎,滤盐机分离,制成符合纯度和粒度的洗盐,然后送往盐析结晶器。洗涤液循环使用,液相中杂质含量升高时则回收处理。 盐析结晶 分离 粉碎 澄清 洗涤液 粗饱和盐水 废泥 原盐 洗盐 盐析结晶器中的饱和盐水,经冷却、吸氨制成氨盐水(氨母液Ⅱ),在碳化塔内与CO2进行反应,过滤分离所得重碱,煅烧制纯碱。 炉气中CO2压缩后送回碳化塔。 澄清 洗盐 粉碎 分离 盐析结晶 冷析结晶 分离 干燥 冷却 吸氨 吸氨 碳化 过滤 煅烧 预热 原盐 纯碱 加热 粗饱和盐水 废泥 氯化铵 空气 CO2 洗涤液 氨母液Ⅱ 母液Ⅰ 氨母液Ⅰ 半母液Ⅱ 氯化铵悬浮液 母液Ⅱ 滤液 NH3 NH3 CO2 重碱过滤母液I被NaHCO3饱和,NH4HCO3和NH4Cl接近饱和。为使NH4Cl单独析出,母液I首先吸氨制氨母液I,使溶解度小的HCO3-转变为溶解度大的CO32-,加热、送入冷析结晶器,部分NH4Cl冷析结晶。冷析后半母液II由冷析结晶器溢流入盐析结晶器,由于同离子效应,析出部分NH4Cl,并补充Na+。 澄清 洗盐 粉碎 分离 冷析结晶 分离 干燥 吸氨 吸氨 碳化 过滤 煅烧 预热 原盐 纯碱 加热 粗饱和盐水 废泥 氯化铵 空气 洗涤液 氨母液Ⅱ 母液Ⅰ 氨母液Ⅰ 半母液Ⅱ 氯化铵悬浮液 滤液 NH3 CO2 盐析结晶 冷却 母液Ⅱ NH3 CO2 由冷析结晶器和盐析结晶器下部取出的NH4Cl悬浮液经分离、干燥制得成品NH4Cl。滤液送回盐析结晶器。盐析结晶器的清液(母液Ⅱ)冷却、吸氨后制得氨母液Ⅱ,再送碳化塔碳化。 澄清 洗盐 粉碎 分离 冷析结晶 分离 干燥 吸氨 吸氨 碳化 过滤 煅烧 预热 原盐 纯碱 加热 粗饱和盐水 废泥 氯化铵 空气 洗涤液 氨母液Ⅱ 母液Ⅰ 氨母液Ⅰ 半母液Ⅱ 氯化铵悬浮液 滤液 NH3 CO2 盐析结晶 冷却 母液Ⅱ NH3 联合制碱生产流程 澄清 洗盐 粉碎 分离 盐析结晶 冷析结晶 分离 干燥 冷却 吸氨 吸氨 碳化 过滤 煅烧 预热 原盐 纯碱 加热 粗饱和盐水 废泥 氯化铵 空气 CO2 洗涤液 氨母液Ⅱ 母液Ⅰ 氨母液Ⅰ 半母液Ⅱ 氯化铵悬浮液 母液Ⅱ 滤液 NH3 NH3 CO2 2.2.2 联合制碱工艺条件 压力 碳化制碱的压力可以从常压到加压; 制氯化铵和其它工序均可在常压下进行。 温度 碳化反应的影响; 氨母液Ⅱ中NH4Cl和NH4HCO3的影响; 产品NaHCO3的影响; 一般控制碳化塔出塔温度为32至38℃。 母液浓度(三比值αβγ) α=c(f-NH3)/c(CO2) c(f-NH3): 氨母液Ⅰ中游离氨浓度; c(CO2): 氨母液Ⅰ中HCO3-折算的CO2浓度; 结晶在10℃左右,α控制在2.1至2.4之间。 β=c(f-NH3)/c(NaCl) c(f-NH3): 氨母液Ⅱ中游离氨浓度; c(NaCl): 氨母液Ⅱ中NaCl浓度; β不易过高,因为游离氨过高,碳化过程会有大量NH4HCO3随NaHCO3结晶析出,部分游离氨被尾气和重碱带走。 β在1.04至1.12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