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记梁任公生一次演讲.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梁启超(1873-1929)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 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 梁启超先生的这次演讲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影响? (可用原文回答) 梁实秋笔下的梁启超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梁启超先生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学问,有文采,感情丰沛, 博闻强记,沉稳睿智,潇洒自信,风趣幽默、谦逊而热心肠的学者形象。 如何理解梁启超先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王国维曾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 介绍 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早起渡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 梁启超先生在一开头就讲这首古诗,他是在为什么而哀呢?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先生觉得白发狂夫的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和戊戌变法的领袖们那种明知变法会流血,会有牺牲,但仍坚定地推进变法的精神是相似的。所以梁启超在讲时将那种悲惨壮烈的情景再现出来,哀痛至极。 先生为戊戌变法牺牲的仁人志士们哀,为百姓哀,为国家哀,也正是因为他一腔的爱国情怀!” 《桃花扇》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 通过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明末南明灭亡的历史戏剧。 课文节选的是“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这一段讲的是左良玉在听到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的消息时,为他作的一首曲子。 在甲午战争后,国家面临危机之秋,光绪的思想受到刺激,也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了。他力图探索新的统治妙方——学习外国,“发愤为雄”,对他们统治下的中国进行一些改革以求振作,成为变法维新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变法新政的实际推行者。“朕不自惜,死生听天,汝等肯激发天良,顾全祖宗基业,保全新政,朕死无憾。” 最后,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戊戌变法也以失败告终,他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怎么理解梁启超先生在读到这首诗时张口大笑?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在经历了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后,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国家即将实现统一,人民安居乐业时的惊喜之情。梁启超讲到这时,也为唐朝感到高兴,为当时的百姓感到高兴,当然更希望自己所处的时代国家能够安定下来。 梁启超于戊戌政变失败逃亡日本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可见他正是借“饮冰”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焦灼呀! 我想梁启超先生的这次演讲之所以能给人留下那么深的印象和影响,不仅仅在于他的学问和文采,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的热心肠,他那种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的热心,他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感染了听众,他是以情动人的,以致作者在二十余年后还能忆起。而梁实秋在记梁启超先生这次演讲时,也是在以情写人的,他在字里行间中渗透了一种钦佩、赞美,敬仰之情。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过去很多人认为他的政治思想多变,在“革命”、“立宪”、“保皇”间游移不定,批评他是保皇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