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肇庆-高要一带地质地貌学教学实习概要
肇庆-高要一带地质地貌学教学实习概要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 510275)
地质地貌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书本知识和野外实习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二年级本科生在完成地质地貌学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在肇庆-高要一带进行为期三天的野外考察和实习。西江从肇庆和高要之间流过。实习点遍及西江两岸,主要涉及的地貌类型有七种:1)侵蚀低山,相对高度在200m以上,主要是指肇庆北侧的北岭山脉;2)侵蚀丘陵,相对高度小于200m,主要是指西江南岸的丘陵和山地;3)侵蚀台地,相对高度在10m以上,坡度和缓,一般小于15度,主要是指位于侵蚀低山和侵蚀丘陵之间的低矮的高地;4)洪积阶地和冲洪积扇,主要分布在北岭山麓;5)河流阶地,主要是指西江南岸的二级、三级河流阶地;6)冲积平原,主要是指西江沿岸的河漫滩和一级半埋藏河流阶地;7)喀斯特丘陵,主要位于肇庆七星岩景区内。另外,沿途向同学们介绍的还有西江旱峡、三榕峡的西江潮流上界等地貌学现象。
从分布面积上看,肇庆一带主要以丘陵、山地与平原三种地貌类型为主。实习地区的地势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西高东低的总体格局。北部是由泥盆系砂岩和页岩构成的北岭和鼎湖山,最高峰鸡笼山海拔1007m,向南部过渡为第四系(Q)冲积层覆盖的肇庆平原。在山地与平原过渡地带是洪积冲积扇;平原与西江之间则是地势较平原为高的天然堤(受人为改造程度较深),堤北的平原地势较低,低湿地积水成湖,以城区北部的星湖最大,水域面积约6km2。湖泊之间耸立数座经长期侵蚀溶蚀而成的石灰岩孤峰,构成了有“桂林之山,杭州之水”美誉的星湖──七星岩风景区。
一、对滑坡、河流阶地、冲-洪积扇地貌类型的观察与描述
(一)观察滑坡遗址,分析滑坡发育的机理
实习开始的第一观察点为西江大桥和上南岸镇西江边的卸煤码头,这里地处一级河流阶地的地貌部位。一级阶地为埋藏阶地,现已被人为改造为公路。
被观察的对象为一个新近发生的滑坡遗址。该滑坡体于1983年12月26日上午9点至11点之间发生突然滑坡。结合周围的地貌特点,与同学们一起分析了这个滑坡的特点和发生的机理。
该滑坡为推动式滑坡,由上部挤压推动滑体下部开始向下滑动。滑坡在西江岸边的延展宽度有130-140米,形成了五级滑坡台阶冲向西江。导致该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有:
A 位于西江的凹岸,流水冲刷淘蚀使得岸壁不稳定,类似于“挖墙角”的效应;
B 滑坡的上部(阶地上)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水塘。水塘中的水以地下水的方式与江水互渗,使中间土体遭到破坏,土质疏松,有些地方甚至被掏空;
C 滑坡上的码头堆积物加重负荷,其重力对滑坡的发生是一个间接推动力;
D 滑体体为第四系(Q)坡积物,即松散堆积物;
E 整个肇庆地区的粘土含量普遍较高。滑坡发生的前天当地下了一场大雨,粘土的膨胀系数大,雨水润滑了滑面。
(二)分析古河流沉积物,识别阶级沉积特征
在滑坡遗址西侧的丘陵斜坡上可以观察到西江的第二、第三级河流阶地。二级阶地的高程约为25~30 m。虽然经过了长期的侵蚀切割,二级阶地面的平坦形态仍清晰可辨。由于地势较为平坦,古阶地面上已经成了民房的主要分布带。在阶地面上可以找到磨圆度较好的河床相砾石。砾石岩性复杂多样以石英砂岩为主(首先是因为石英砂在地壳中含量多,其次是它的抵抗后期风化的能力强),砾径一般小于5cm。较好的磨圆度反映了这些砾石都经过了较长距离的搬运;复杂的岩性也反映出砾石的来源远非单一。河床相砾石的风化程度大,一敲即碎,说明二级阶地发育的时代已经相对久远了。
继续向山顶的方向进发,到了第三级阶地面,其高程在40~50m之间。三级阶地属于基座阶地。站在三级阶地上可以看到,西江河流的凹岸存在明显的侵蚀形态,而凸岸则有明显的堆积形态。由于人工破坏比较严重,现以很难找到地面证据——河床相砾石,只是偶尔可以找到风化程度很深的砾石。
(三)观察冲-洪积扇与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的沉积物特征
在驻地(肇庆市委党校)的东南方向约3km处的东岗村可以观察到冲-洪积扇和西江冲积平原交界带的沉积特征。从该地向北看,是来源于北岭山地的冲-洪积扇及其上发育的冲-洪积阶地,岩性主要是北岭山地上泥盆系(D3)的老岩石,这是本区能见到的最老的岩石。在地貌上,从北到南是由北岭侵蚀中山向冲-洪积扇过渡再向冲积平原过渡。侵蚀中低山中的风化剥蚀产物被山区洪流携带至山麓地带发生堆积,形成冲-洪积扇。与河流沉积物不同,冲-洪积扇中的沉积物被搬运的距离均较短,磨圆度较差,沉积物较复杂,颗粒大小不一,包括粘土、砂和砾石等,分选极差。向南方向为西江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河流沉积物是经过长距离的搬运而来,岩性更为复杂,且与附近地区的基岩没有成因上的联系;磨圆度好,多有鹅卵石出露。
由于两者之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