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与掌侧锁定钢板修复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比较.doc

桥接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与掌侧锁定钢板修复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接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与掌侧锁定钢板修复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比较

桥接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与掌侧锁定钢板修复桡骨远端不稳定型 骨折的比较 廉志明1,杨 晶2,张太良1,马 创1,刘 强3,杨广忠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显微修复重建外科,3关节外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54;2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54) 引用本文:廉志明,杨晶,张太良,马创,刘强,杨广忠. 桥接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与掌侧锁定钢板修复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4):6590-6598.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44.008 ORCID: 0000-0001-7276-2416(廉志明)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桥接外固定架:由连接杆、Schanz螺钉及万向关节构成,材质为钛合金,外固定架具有轴向持续牵张作用,其原理是基于骨折的韧带整复作用来实现解剖复位的。文中采用外固定架跨关节固定骨折断端,并对主要骨折块进行克氏针加强固定,进一步复位和维持固定,使骨折端固定更加牢固,但维持骨折复位的能力不如板钉固定,掌侧骨折块容易出现复位丢失,后期关节僵硬发生概率较内固定大,同时术后骨穿针松动、针道感染、关节僵硬、桡神经浅支损伤等是其常见并发症。 掌侧锁定钢板:由锁定接骨板和锁定加压螺钉组成,其材质为钛合金,具有成角稳定性,增强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块的稳定。关节面下方的螺钉位于关节软骨下方,对关节面的支撑效果更好,可以避免关节面继发塌陷。钉板一体也降低了螺钉松动退出的风险。由于其直视下操作对骨折块复位,桡骨远端掌侧面平坦,与金属接骨板更加贴服;钢板表面有旋前方肌覆盖,基本不会发生肌腱刺激症状,术后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摘要 背景:目前临床上对于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多采用外固定架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目的:比较桥接外固定架联合克式针与掌侧锁定钢板修复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术后影像学指标和功能结果。 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修复重建外科收治的6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外固定组行桥接外固定架联合克式针治疗,内固定组行掌侧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通过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后影像学测量参数及腕关节功能指标,并采用Cooney功能评分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外固定组12-16个月,内固定组13-15个月。术后拍X射线片复查显示2组骨折均全部愈合;②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腕关节的旋前、旋后,背伸和桡偏活动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内固定更具优势。到6个月时这些差异有所减小,然 而腕关节背伸、旋前活动度在内固定组仍较好。但术前及术后12个月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尽管内固定组的腕关节活动度更好,但是两组间的握力在1年随访期的任何时间点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③结果发现,相比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掌侧锁定板固定在术后早期效果更佳,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修复方式的临床评估结果趋于一致。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骨植入物;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外固定;腕关节活动度;影像学指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题词: 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内固定器;外固定器;组织工程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Bridging ex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Kirschner-wire fixation versus volar locked plate fixation for unstable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radius Lian Zhi-ming1, Yang Jing2, Zhang Tai-liang1, Ma Chuang1, Liu Qiang3, Yang Guang-zhong1 (1Department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3Department of Joint Surger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2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