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农”的热点问题.pptVIP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三农”的热点问题

“三农”概念是中国学者首次提出来的,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因为在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关于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只有分别论述,而没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的“三农”问题的论述,因而没有“三农”这个概念。 农业问题主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农产品的供应问题,农民问题主要是收入问题,农村问题主要是城乡关系或者说城乡一体化问题。 欧美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是同步的,是三位一体的,当工业化搞起来以后,有了钱,就反哺农业,用农业机械、化肥、农药、优良品种武装农业,支援农业,改造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使农业实现现代化。 中国的特殊的国情是人多地少,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又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道路。 1958年,全国有6.6亿人,农业人口5.5亿人,占82.8%。 1978年,全国人口9.6亿人,农村人口7.9亿人,占82.08%。 从1958~1978年,中国的GDP中第一产业从34.1%下降到1978年28.1%,第二产业从37%上升到48.2%,但农村占总人口的比重并没有减少,只下降了0.72个百分点,20年间城市化率没有提高,农村的绝对数却增加了2.4亿人。 2000年,中国人口 达到13亿,而农村人口仍有9.28亿人(相对于1978年全国总人口),占70%以上,其中,农村劳动力5亿。 从1980年到2000年这20年,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由30.1%下降到15.9%,第二产业的比重由48.5上升到50.9%,第三产业比重由21.4%上升到33.2%。而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占50.1%,从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经验看,在现代化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中,农业增加值,一般占GDP的15%左右,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者占20%左右 2009年,中国人口数13.4亿,2009年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从2000年的36.2%提高到2009年的46.6%,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指出,中国城市化水平被大大高估了,目前统计的6亿城镇人口中,至少有2亿人并没有享受到市民的权利,实际上不算城镇人口 在世界工业化历史上,中国这种一面是工业化高速发展,一面是农民人数逐年大量增加,可以说是世界上少有的社会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和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政策。 重工业是资本密集性产业,需要的投资规模大,但创造的就业机会不多,这就减弱了经济增长吸收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的能力,阻碍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出去的过程,这是造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同步的原因。 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独特的工业化道路以及“一国两策”的国家政策产生出特殊的“三农”问题。即中国的农业问题即农产品的供应问题虽很脆弱但基本能解决,但农民问题即农民收入问题,农村问题即城乡差别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是“三农”问题,中国的学者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合起来研究,既研究三者的关系,又研究各自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三农”概念,形成了“三农”理论。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三农”问题初步提出。 第二个阶段,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的后期,是“三农”问题深入讨论并得到决策层的重视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21世纪初到现在,三农问题得到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并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上加以解决的时期。 ?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来解决好“三农”问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之首。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方针,并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高度重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均等化的实质是增加对农村社会发展的投入。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主题,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部署。这个文件出台了在农村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这一重大政策,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主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做出了重大判断:一方面,农村改革发展成就巨大,但农业基础仍然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