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脉阴阳俱停.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脉阴阳俱停

* “脉阴阳俱停”探析 及 《伤寒论》不良反应浅谈x 张文博 2010012042 黄 莹 2010012058 华 雅 “脉阴阳俱停” ◎条文考校 ◎溯本追“停” ◎医家论述 ◎医案分析 ◎条文考校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赵本注:“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赵本注:“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赵本注:“一云,用大柴胡汤” ││《伤寒论》94条 ◎溯本追“停” ?《汉语大字典》 ?《故训汇纂》 ◎医家论述 ?阴阳调和 ?当“微”字解 ?脉沉或沉浮不见 ◎医家论述 ?阴阳调和 《注解伤寒论》:脉阴阳俱停无偏盛者,阴阳气和也。 经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 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今医统本有“脉”字阴阳 既和,必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阳不足而阴有余 也,经曰:阳虚阴盛,汗之则愈。阴脉微者,阴不足而 阳有余也,经曰:阳盛阴虚,下之则愈。 ——金·成无己 《伤寒括要》:阴阳俱停.是阴阳和已.可以弗药而 愈.阳脉微者.阴胜也.有汗则解.设或无汗.大都 宜温.阴脉微者.阳胜也.非下之何以解其亢阳乎。 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寒.芒硝咸寒为 君.大黄苦寒为臣.正合此法也.加甘草以缓之和之. 监其峻烈.虽则有承顺其气之势.复有调和其胃之功 矣.故名调胃承气.本阳明药.而此主太阳未解也. ——明·李中梓 《伤寒贯珠集》:脉阴阳俱停者.阴阳诸脉.两相停匀. 而无偏胜也.既无偏胜.则必有相持不下之势.故必至 于战而汗出.而后邪气乃解.振栗者.阴阳相争之候也. 但阳脉微者.阳邪先衰.故当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 阴邪先衰.故可下之而解.所谓攻其坚而不入者.攻其 瑕而立破也.然本论云、尺中脉微者.不可下.此又云、 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盖彼为正虚而微.此为邪退而 微也.脉微则同. ——清·尤在泾 【胡希恕】:本来是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这个太阳病 还未解,这个未解也不是随便搁个未解呀,本来就是太阳病,“脉 阴阳俱停”下来就完了呗,搁个“未解”干什么呢?他要澄清这么 个道理,就是汗下失法而太阳病还未解。那么这时候看他的脉, “脉阴阳俱停”,阴阳啊就是外以候阳,里以候阴,脉阴阳,咱们 在太阳中风头一条就讲了,“阳浮而阴弱”,浮取这个脉就是候其阳, 沉取其脉就是候其阴,那么浮沉这个脉“俱停”,咱们说这个停停当 当地,停停当当,就是没有什么偏差,就是脉无论浮取无论沉取,脉 都停当,也可以说都宁静,这就是阴阳自和了。 ◎医家论述 ?当“微”字解 【唐步祺】太阳病未解,其脉一定呈现浮缓或浮紧,此则 谓脉阴阳俱停为不通,停应是微字之误,观下文阳脉微、 阴脉微可知。应是营卫之气,被邪遏阻,正邪互争战汗前 的暂时现象,与正气将绝的停脉,应该作出严格的区别。 ◎医家论述 ?脉沉或沉浮不见 【医宗金鉴】太阳病未解,当见未解之脉,今不见未解之 脉,而阴阳脉俱停,三部沉伏不见;既三部沉伏不见,则 当见可死之证;而又不见可死之证,是欲作解之兆也。作 解之兆,必先见振栗汗出而始解者,乃邪正交争作汗故也。 但作解之脉,不能久停,脉之将出,必有其先。先者何? 先于三部上下、阴阳、沉伏不见处求之也。若从寸脉阳部 微微而见者,则知病势向外,必先汗出而解;若从尺脉阴 部微微而见者,则知病势向内,必自下利而解;如不自下 利,若欲下之以和里,宜调胃承气汤主之。由此推之,则 可知如不自汗出,若欲汗之以和表,宜麻桂各半汤主之也。 观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意甚轻活,无取于大下,俱 在言外矣。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战汗作解以前大多出现脉沉,甚至似有似无,血压也随之 降低。为什么脉阴阳俱微或者是俱沉?因为病机是阳气被 邪所郁,正气要拒邪予外,就有一个先屈而后伸,郁极乃 发的过程。譬如拳击时要把拳头收回来以积蓄力量,然后 再打出去。 ◎医案分析 我年轻的时候在大连看过一个患者,一位姜姓男子的爱人生完孩子以后发高烧不退,时值盛夏,为了避免产后受风,他的老母亲把门窗都堵上了,还让儿媳妇穿棉裤、棉袄,捂得很热。我一看,高热,脉洪大,舌苔黄。自述口渴而婆婆不让喝水。我令患者喝水,并开门窗通气。时间不长,患者就出现了寒战,脉也转沉了,然后出了一身汗,热势就退了。这是由于津液不足,战汗没有汗源,喝水补充汗源就可战汗作解了。 ——《刘渡舟伤寒论讲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