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工法理论与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生态工法理论与实践

自然生态工法理论与实践 金德钢① 翁大朋② (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① 江阴格宾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②) [摘要:近十年,国家对水环境的治理和建设已进行了大量投入,但就达到的效果而言,与我国城市经济高速、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迫切要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城市水体的恢复与水环境建设,进展尤为缓慢。问题十分明显,如何逐步恢复城市水环境,使城市河道具有生命力,恢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在水工建筑物方面如何融入生态的理念,应用国外成功的经验,采用自然生态工法,使城市河道做到水清可游、景美可赏。 关键词 : 生态系统 生态工法 生态学 环境退化 生态恢复 水文循环 食物链 养分循环 能量交换 一、生态的概念 生态广义上是指阳光、空气、水、生物群(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他物质环境。它涉及到生物与非生物相互的影响、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自然稳定的循环系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平衡生态系统的特定承载环境。 二、自然生态工法的发展历史 自然生态工法的理念乃源自于欧洲意大利、德国及瑞士,近年来正逐步推展至世界各国。国内所偏重的多为设计安全、材质坚固、经济实惠、施工管理便利的工程措施,但缺少配合环境调和必要所考虑的造型设计、自然材料的选择、绿化美化的运用,因此虽然保护的目的达到了,但对环境、生态却也造成伤害而不自知。 最早在1890年代意大利的工程界已开始使用类似自然生态工法的应用,1938年瑞士Seifer首先提出“近自然河溪整治”的概念,特别指出能够在完成传统河流治理任务的基础上,可以达到接近自然并保持景观美的一种治理方法,使人类从物质文明到文化文明、从工程技术到工程艺术、从实用价值到美学价值,同时特别强调山川、河道治理工程中美学的成分。至50年代德国正式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 ,提出河道的整治要符合植物化和生命化。1962年H.T.Odum首次提出“Ecological Engineering” ,将生态学概念运用于工程中。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对溪流治理有了新的认识,对于生态治理的目标,除了要满足人类对河溪利用的要求,同时要维护或创造河溪的生态多样性。治理时考虑溪流的水理特性和地形特点,将溪流的自然状况或原始状态,作为衡量溪流整治与人为活动干预程度的标准。 1971年Schlueter认为近自然治理(near nature control)的目标,首先要满足人类对河溪利用的要求,同时要维护或创造河溪的生态多样性。1983年Bidner提出河道整治首要考虑河道的水力学特性、地貌学特点与河溪的自然状况,作为衡量河道整治与人为活动干预程度的标准。1985年Holzmann认为生态治理是通过生态治理创造出一个具有各式各样水流断面、不同水深及不同流路的溪流,把河岸植被看待为具有多种小生态环境的多层结构,强调生态多样性在生态治理的重要性,注重工程治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性。到了1989年Pabst则把生态治理看为一种工程治理方式,溪畔仅用带石块的原有土壤或纯石块覆盖,河岸植被则应该是由自然下种形成的,其它一切刻意促进植被恢复和改良土壤的措施如撒种、栽植、洒水、施肥等均应禁止,溪流的自然特性依靠自然力去恢复。1992年Hohmann从维护河溪生态系平衡的观点出发,认为近自然河溪治理是减轻人为活动对河溪的压力,维持河溪环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其河溪生态系统平衡,并逐渐恢复自然状况的可行性工程措施。近自然治理的实质就是景观生态学与河道治理学的完美结合,亦就是既有防护作用又能维护河道自然景观的管理工程。就生态工法最初的主流定义是:首度提及“ecological engineering”一词;直至1989年生态学家Mitsch及Jorgensn正式探讨Ecological Engineering的观念并赋予定义,生态工法可谓正式诞生。「the design of human society with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 benefit of both(Mitsch and Jorgensn,1989)」,进而到了1993年五月一场由美国NAS(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所主办的生态工法研讨会中,对生态工法的定义变成了:“the design of sustainable ecosystems that integrate human society with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 benefit of both”(Mitsch,1996)。我国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生态水工学的工程理念;董哲仁。 其后一连串更深入的研究与实际应用,则为生态工法渐渐勾勒出更鲜明的轮廓。上述国内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