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型城市转型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以大同市为例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由于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由来己久,资源型城市便是建立在人们开采资源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西方一些老牌的资源型城市遭到废弃。这是由于资源的枯竭或者替代资源的出现和繁荣,使得这些城市的职能已经不能维持原有的功能。还有一些老牌的资源型城市经过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努力完成了转型。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自建国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立了许多资源型城市。现在,由于资源的开发周期己久、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等原因,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转型的问题。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北方的煤炭城市,由于资源的不断开采,城市功能日渐衰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寻找一条适合的转型之路是这些城市的迫切需求。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的资源型城市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中央政府也很重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转型。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群)战略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整个城市发展战略布局。特别是一些老牌的资源型城市,如大庆、包头等,这些城市的城市规模大,人口数量多,如果不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正确的转型,将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环境、经济问题。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是必要的。 1.2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目前,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源枯竭、接续产业弱小、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和就业压力大等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难题。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地理环境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不同,开发利用保护的方式方法不同,再加上不同城市在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没有哪一种模式可以直接套用。本文希望从山西省大同市的基本发展情况入手,结合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教训以及大同市目前经济发展现状,找出大同市在经济转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因地制宜,从本区的发展阶段出发,处理好由于要素禀赋及经济基础带来的差异,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走出符合实际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动态 一、资源型城市内涵和外延的确定 对于资源型城市这个概念来说,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致性的说法。国内外都是以定性为主,兼顾定量的方法。国外的资源型城市一般称之为Resource-Based Cities或者是Company Town,也就是一般的资源型城市是依托某种自然资源或者不可再生资源而后建立起来的城市。在国外,往往是依托资源的小镇,人口较少,职能单一,产业、生活等基础设施发展不匹配,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这和我国的国情有区别。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总体规模较大,城市功能较全,很少像国外那样城市职能单一化,因而有往多方面转型发展的可能性。资源型城市的资源,这里是指像矿产,石油,煤炭,森林等工业化时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狭隘定义的资源。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国家没有出台相关标准,学术界也没有被共同接受的定义。一般采用动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去判断是否属资源型城市。 哈里斯(HarriSCD1943)认为,如果要称之为资源型城市,必须满足一个临界条件,即从事自然资源采掘业职工必须占城市全部职工的15%以上。俞滨洋则在自然资源的定义和所占比例方面发展了哈里斯的理论。他认为,以资源(矿产、原油、木材等)采掘和初级加工为主体的工业部门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且在总产值的结构中自然资源的采掘和初级加工占相对优势,则该城市可称之为资源型城市。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的研究,可以根据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的萌芽时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的发展时期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的高涨时期。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现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赫特林(Hottelling)1931年在美国的《政治经济杂志》发表“可耗尽的经济学”引发了对耗竭性资源的研究,其文章是不可再生资源经济学的经典作品之一。加拿大经济史学家伊纳斯(Innis)独创性的以单一城镇或者某些特定地区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对资源型城镇所存在的社会问题、个人问题、性别歧视和婚姻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研究,试图从中寻找这些社区的不稳定因素。卢卡斯 (LucuSR.A1971)在《矿区、磨房、铁路小镇:加拿大的单一工业社区生活》一书里,通过把单一工业城镇或地区的发展划分为建设时期、员工雇用时期、衔接期、成熟期四个阶段来对这些职能单一的城镇和地区的工作和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