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法中的转注与假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造字法中的转注与假借

造字法中的转注与假借 转注字 音义相近一家人 转注是怎么回事,历来说法不一。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它下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建类一首”是说,转注出来的字和本字属于同一个部首:“同意相授”是说,转注字和本字意义相同;从“考、老”的举例可见,转注字和本字声音相近。形似、义同、音近,这就是转注的条件。 老字的各种写法,自左起分别为甲骨文,金文,篆书。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语言是发展变化的。一个词,读音变化了,或者各地方音不同,为了在字形上反映这种变化或不同,因而给本字加注或改换声符,这就是转注。例如“老”,甲骨文老字像长发、屈背老人扶杖的样子。后来读音有了变化,为了反映这种变化,成为“考”。“老、考”同属“老”部,意义相同,可以互相注释(《说文解字》:“老,考也”、“考,老也”),声音相近。先有“老”,后有“考”,“考”是“老”的转注字,是从“老”分化、派生出来的。“转注”这个名称,古人是作为“造字法”提出来的。 假借字 临时救场的演员 现代词汇有时也有假借字问题。某地公园飞来两只白天鹅,好事者以猎枪击毙其中一只,另一只亦即哀伤而死。某地报纸在报道此事对用了这样的话:“另一只天鹅也伤心地喋血而死。”喋血云云,使人啼笑皆非。“喋”是“蹀”的假借字,指“踩”,喋血,脚踩着血迹,意思是杀人很多,血流满地。《汉书·文帝纪》;“今已殊话吕,新喋血京师”,这里记载汉初清除吕后的势力,杀人很多。一只天鹅有何喋血可言? 假借的使用有其习惯,例如“请柬”的“柬”,它是“简”的假借字。简,竹简,古人将字写在竹简上,所以把请贴称作“简”,但偏偏不写“简”,而要写另一个同音字“柬”,成了习惯,谁要是写本应该写的“简”,反认是别字了。“柬”本来的意思是选择,就是后代的“拣”字,但选择的意思,古籍中多用“简”字。诸葛亮《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此皆忠良,……是以先帝简拔”。简拔,即柬拔,选拔。官吏有待任、简任、荐任等,简任,单纯从字意上讲实为选拔任命的意思。柬、简在上述意义上属互相借用。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同音代替”是就古音来说的,由于历史音变,有些通假字与本字,如“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的“趣”通“促”,今天已经不同音了。汉字假借的办法,再往前一步,就成为表音文字了,然而,我们的先人却在假借处“戛然而止”,转而走向了以形声为主导的表意又表音的文字体系。人们据此来断定汉字落后是不对的。这是我们祖先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这种选择有其必然的原因。这原因也许是有价值的。 汉字造字法的发展走过了“表形(象形)、表意(指事、会意)、趋向表音(形声)”三个阶段,最后是形声制文字的确立。 转注与假借--推动汉字一脉相承发展的两个车轮 汉字为什么能够一脉相承地发展至今呢? ? 这个问题很难从正面去回答。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想,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为什么众多古老的象形文字会相继消亡呢? ? 原因肯定在于它们存在自身所无法克服的缺陷! ? 汉字能够一脉相承地发展至今,说明它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克服了象形文字的缺陷!因此,找到众多古老的象形文字相继消亡的原因,也就等于找到了汉字为什么能够一脉相承发展的答案。 ? 那么,象形文字存在哪些致命的缺陷呢? ? 象形文字的最大缺陷是它会受到人类形象思维的束缚!这一束缚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首先,象形文字必须象形,即必须拘泥于根据事物形体来创造字形。但是,同类事物的形体是不同的,例如人头、牛头、马头、虎头、猪头、狗头、鸡头、苍蝇头等等,虽都是头,但形体各异。如果根据象形造字法来造字,则必须根据它们各自的形体创造出不同的字来表示它们,这样必然会导致文字的数量无限扩大。即使人们能做到这一点,识字也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 其次,象形文字产生的前提是有形可象。无形可象,就不能创造出字形来。因此,象形文字无法用于表示众多不具实形的抽象概念。 ?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众多古老的象形文字相继消亡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它们无法挣脱人类形象思维的羁绊。正是因为这一点,表音成为所有文字发展的最终归宿。字母文字是这样,汉字也不例外!! ??接下来的问题是,汉字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挣脱了人类形象思维的束缚的呢? ??答案就在于转注与假借!转注和假借,如两个车轮一般推动着汉字一脉相承地发展至今! ? ??1.转注 ? ?《说文解字》释“转注”为:“建类一首,同义相受”。 ?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 长期以来,人们都局限于静态地去研究汉字,将此句话中的“义” 理解为字义,认为转注是同义字互训,是一种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这种观点肯定是错误的! ? 实际上,此句话中的“义” 应理解为“意”,指同类事物。人们根据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