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辑出版史期末复习分析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编辑出版史期末复习汇总 绪论 中国编辑出版活动的历史渊源和学科体系 关于出版 出版一词是外来语(日语)。 出版活动并非始于唐代,古已有之。 中国编辑出版史的研究内容 重要文化典籍编辑,出版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著名编纂出版机构的创办,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杰出编辑出版家的重要业绩及其历史影响。 重大编辑出版技术与制度的产生,完善及其历史作用。(雕版印刷)”,又作册,是指由若干简牍编连而成的书册。 4.简册在书写工具、材料规范、刮治缮写、削改符号、题记编连等技术处理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技术,史称“简册制度” 5.简册制度是中国书籍制度的滥觞,其主要内容分为材料处理、形制规格、书写及书写工具、题记与编连4个方面 6.帛书:帛书是指书写在缣帛上的书籍。缣帛是丝织品,包括帛、素、缯、缣等品种,所以,帛书有时又称“素书”或“缣书”。 7.册叶制度:唐末、五代以来,雕版印刷的书籍开始由单页书纸积累装订而成,其生产制作的工艺规程形成来新的制度,史称“册叶制度”,这里主要介绍版式和装帧的基本情况。 中国图书的分类 六部四略 汉成帝河平三年,学者刘向、刘歆父子经过19年不懈努力将其所抄清的图书编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图书系统分类目录《七略》。 二.1896年,康有为刊布《日本书目志》 历代政府的编纂制度与出版机构 秘书监 东汉政府创置了战国封建中央政府中的一个主修图书、校著的专门机构。秘书监既是机构名称,又是该机构最高长官的名称。 二.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三.史馆制度滥觞于东汉,确立于唐代。 古代编辑出版活动的起点 第一节 汉字的产生及其相关探索 汉字的产生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坑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这段话述及汉字产生之前先民们曾使用过三种记事方式,即八卦、结绳、书契。 二.仓颉创字与现代结论 1.关于汉字的发明者,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有多种的说法。 2.文献记载更多的是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造字之说。 3.比较可信的解释是,仓颉作为朝廷主管文字的史官,较留意文字的使用功能问题,因而曾经对当时已流行的文字进行过一番开创性的整理工作。 4.迄今为止,仓颉作为皇帝的史官、汉字的创始者,仍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夏商文明及图书起源 图书起源 图书文献产生于夏代 归纳起来,《河图》、《洛书》传说的内容,与夏代文明的认识水平相当。可以说,《河图》、《洛书》的传说是夏代先民灵物崇拜意识与使用早期文字实践的综合产物,从而显示出终夏一代可能已经完成由文字使用到积累成图书文献的历史性进程。 图书的早期形态 一.20世纪初中国文化史上有四大辉煌的史料发现:殷墟甲骨、汉晋木简、敦煌遗书、内阁大库档案 二.甲骨卜辞 甲骨卜辞主要是指20世纪初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殷商甲骨。商朝统治者将占卜的结果及其应验情况书刻在甲骨之上。由于文字大多是占卜情况的记录,故称为“卜辞”。 注:甲是指龟的腹甲与背甲,骨是指兽骨,主要为牛的肩胛骨。 三.完整的卜辞包括四个部分 1.叙事,记录占卜的时间和占卜者的名字。 2.命辞,占卜人贞问的事情。 3.占辞,卜兆所显示的结果。 4.验辞,占卜后应验的事实。 四.甲骨文的意义 甲骨文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考古学、文字学、古代科学技术及考古文献整理等方面也都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甲骨文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系统的成熟文字,它的发现对研究文字的发展,图书的产生和编辑的活动的起源均有重大的意义。 铜器铭文 铜器铭文主要是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具有历史内容的篇章 历史考古视野中的编辑活动 史官职守 殷商西周时期的史官负责王室朝廷与文字书写有关的一切要事,书写皇帝的诰示号令,记录国家的军政大事、典藏朝廷的文献档案使其中的三大要务。这些活动中自然已经包括了对文字记录材料,即图书文献的积累,编次和纂集等工作,所以,殷商西周时期的史官应是我国历史上有案可稽的早期编辑活动的开创者和推动者。 二.早期的编辑活动程序 1.材料加工 2.编次成册 3.集中典藏 4.分类管理 5.反复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 导读: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卒,其间历时295年。这一历史时期因周王室东迁史称东周。 学术下移与私家著述的兴起 史官制度的演变与学术下移 春秋战国时期史官垄断制度的崩溃 我国上古时代,书籍和著作权都集中掌握在朝廷任命的史官手中,只有极少数的上层贵族子弟能够接受教育。春秋末年,随着奴隶制宗族制度的不断衰落和新兴地主阶级的逐步强盛,上层贵族和御用史官把持书籍、垄断知识的局面渐渐被打破。 春秋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现象,说明周王朝的史官制度已遭到破坏,史官地位被削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