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滞缓.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转移滞缓

我国产业转移滞缓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基于中心——外围模型 摘要: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切入,在中心——外围理论模型基础上进行拓展,引入要素资源禀赋系数与运输成本作为参数,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以便找出导致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结论表明:要素资源禀赋、运输成本以及劳动力价格仍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我国东部制造业尚未达到产业转移的内生临界点。最后,对产业转移提出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产业转移滞缓 中心——外围模型 数值模拟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日益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我国东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工业发展较快、工业化程度和产业层次较高,而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缓慢、。促进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这是消除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 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仅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投入产出、综合成本、经济政策等角度加以研究显然是不够的,国内学者们预测发生的理论预期的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现象并没有如期出现,相反甚至出现中西部地区产业向东部地区逆向转移的现象。很多地方政府也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沿海地区企业,虽然政府推动产业转移的力度很大,但取得的实际效果却远未达预期。 于是,研究者们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产业转移滞缓问题的研究上来。郭丽等(2009)提出产业区域粘性问题,并从产业集群的极化效应国际产业分工等方面探讨粘性产生的因素。李娅(2010)认为我国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的原因在于我国制造业空间转移的条件并没有成熟,运输成本仍然在中间区域,成本节约对东部产业的聚集力仍然大于西部资源优势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许正松万青(2011)通过对纺织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比较发现,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阻碍了产业转移。李占国,孙久文(2011)从空间经济学的分析了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滞缓的原因,并从产业转移的动因及必要的软硬件条件方面提出加速产业区域转移的途径。梁幸福(2012)认为构成产业转移滞缓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当前的东西部贸易格局,东部地区的产品以贸易产品为主。他认为,促进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必须扩大内需,改变目前的东西部贸易结构。 就国内产业转移滞缓的相关研究而言,大都是从东西部产业结构差异以及集群式转移效应两方面进行描述性的解释,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数据支撑。产业转移的步伐如此缓慢,这已经成为关系中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导致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以便找出制约产业转移的关键环节,为促进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提出合理的建议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由克鲁格曼构建的中心——外围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模型,它分析了地区间的一体化是如何导致产业在两个相同地区平均分布的均衡转变为集中到一个地区的均衡。模型的基本构架如下: 假设一个中心——外围模型包括两个地区, ,其中,为农产品的消费;为工业品 的总消费,并被定义为:,其中,为工业品M之间的替代弹性N是制造业品种类数和1-,由于农民是平均分布的,则每个地区农民数为。令T为两地之间的运输成本,地区1的制造业份额,1-代表地区2的制造业份额。我们借鉴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竞争模型的分析框架,假定运输成本T采用冯.杜能和萨缪尔森引进的冰山形式,具体来讲,如果把1单位工业品从地区1运到地区2,那么只有其中一部分即能够到达,其余的都在运输途中损耗掉了。冰山运输技术是指如果某种制成品在生产地1的售价是,那么这种制成品在消费地2的交货价=。在假定条件里,由于地区1的制造工人数为,因此价格指数。。然而,各地区制造业工人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可能会有所不同其中名义工资。由于工业制成品在工人支出中所占份额是,则实际工资。则我们有如下方程: 该模型共有8个联立的非线性方程,因此。在长期,工人可以跨地区移动,最终将会移向工资高的地区。工人关注的是实际工资水平,我们可以通过数值模拟进行分析。这时有: Fujita等(1999)建立的中间产品模型中假设地区1与地区2在要素、资源、技术、偏好等方面是对称的,考虑的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东西部地区的要素资源禀赋事实上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因此我们将地区1看作我国东部地区,地区2看作是我国的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在技术、开放度以及初始的要素禀赋方面都优于西部地区。将要素资源禀赋系数引入到方程中,借鉴冰山运输成本的思维方式,我们把资源禀赋系数定义为不同地区要素资源禀赋对工人工资的影响程度,即。 在两地名义工资相等的情况下,可以得到: 由此,可以得出两地实际工资之比,即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