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民法学讲义:无效民事行为.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司法考试民法学讲义:无效民事行为

司法考试民法学讲义:无效民事行为    HYPERLINK /sifakaoshi/ \o 司法考试 \t _blank 司法考试民法学讲义:无效民事行为。司法考试基础知识在 HYPERLINK /sifakaoshi/ziliao/ \o 司法考试复习 \t _blank 司法考试复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定要引起重视。 HYPERLINK / \o 法律教育网 \t _blank 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名师讲义,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无效民事行为的概念   1、概念   无效民事行为,指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   2、特征   (1)自始无效。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当然无效。无效的民事行为,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是否知道,不论是否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民事行为当然无效。   (3)绝对无效。无效的民事行为绝对不发生法律效力,不能通过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补正。通过当事人的行为消除无效原因,不是无效民事行为的补正,而是消灭旧的民事行为,成立新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无效民事行为的类型   1、行为人不具有行为能力实施的民事行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正确认识其行为的法律意义,依法不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构成因主体不合格而无效的民事行为。   B.例外:   a、当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并非全然无效,如接受赠与、奖励、获得报酬等纯获益的行为属于有效民事行为。   b、另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实施某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法律行为,如购买文具、乘坐交通工具等。   △法人实施行为能力范围以外的行为,特别是违反禁止性规定的行为,也不生效力。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不全部属于无效,而应当区别对待,其中合同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而其他行为,实际上主要表现为单方行为,则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遗嘱无效。   B.法律规定   a、《 HYPERLINK /sifakaoshi/ziliao/minfa/minfazonglun/ \o 民法通则 \t _blank 民法通则》第58条第2项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b、《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   2、意思表示不自由的行为——即意思表示不真实   (1)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A.概念   欺诈,指当事人一方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使对方陷入错误而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B.构成条件——《民通意见》第68条   a、有具体的欺诈行为,即将欺诈故意表示于外部。   (a)这要求欺诈人有意思表示能力,因此无意识或精神错乱中的行为人、无行为能力人所为的意思表示不属欺诈。   (b)欺诈的具体表现为捏造虚假事实、隐匿真实事实、歪曲真实事实三种情形。   (c)沉默也可以构成欺诈,前提是沉默者有告知义务。   b、欺诈人主观心理状态为故意。这种主观上的故意涉及两个方面:   (a)使相对人陷于错误的故意;   (b)使相对人基于错误而意思表示的故意。   c、受欺诈方作出意思表示。   (a)虽然欺诈方有故意行为,并使得受欺诈方陷入错误认识,但是最后受欺诈方没有作出意思表示,则欺诈当然没有成立。   (b)如果受欺诈方作出了意思表示,则欺诈人是否通过欺诈获得利益,或使受欺诈方受有损失,对欺诈的构成不产生影响。   d、受欺诈方实施的民事行为与欺诈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a)即相对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是因为欺诈造成的错误造成。   (b)如果欺诈方有欺诈行为,但是相对人并没有因此而陷入错误认识,则不构成欺诈。【题例】(00.卷二。单。5)   C.例外——《合同法》第54条   a、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属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b、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无效合同或无效民事行为;   c、因欺诈而实施的单方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2)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   A.概念   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指以给公民或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失相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   B.特征:   a、胁迫一方具体实施了胁迫行为。   (a)既然为胁迫行为,一定有胁迫人的预告危险,使得他人陷于恐惧的行为。   (b)对于受害人方面,不要求必须是相对人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