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美学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世纪中国美学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21世纪中国美学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孔子美学的历史回归与当代阐释 蒲友俊?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四川 成都610110)                  摘要:原始儒家特别是孔子的思想,具有当代美学所需要的丰富资源,如民间本位、现实主义超越和审美与娱乐共融等。但由于它先秦以后走上了一条与道家思想截然不同的历史之路:道家哲学在汉代以后走上了美学化的道路,而儒家哲学则走上了意识形态化的道路,因而其丰富的美学思想被历史地掩盖了,歪曲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发扬;更因上世纪以来种种激进主义的干扰和挞伐,有关研究极为冷落,其深刻的美学内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阐释。而在今天,这恰恰应该成为中国美学一个空前重大的历史课题。 关键词:原始儒家;孔子美学;民间本位;审美文化;现实主义超越;审美娱乐 当代前沿美学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精英与大众,超越与回归,审美与娱乐的共存,是一个在实践上折中、综合的时代。一种具体的美学可能都在两极中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但这两极在全球一体化和生活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互相碰撞又互相融合,互相平衡又互相消解。所以,就现代这个整体来讲,审美实际上处于一种“中和”的状态。生活的多中心不存在了,人们和意识形态都很难仅仅借助政治权力为自己推行霸权了。当今的美学,既不是统治者说了算,也不是学者说了算,而是消费时代的市场机制和消费者说了算。美学大众化,美学生活化,美学注入到文化的各个领域,不再是少数精英陶醉的“韵味”、“意境”。可以这样说,正是到了这个时代——人们称之为“后现代”或“消费时代”,美学才真正从“宫廷”(有君主的“宫廷”和没有君主的“宫廷”)、“学院”走向了民间,开始了谁也阻挡不了的世俗化历程。 随着这个新的美的历程的开始,我们的美学研究应该做些甚么呢?总是站在传统“精英”的立场极力抵制,或是“大众”立场盲目叫好而鄙视传统的“偏见”?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古典美学,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主流地位的儒家美学,也许会给我们很多的启发。本文就谈谈儒家美学,主要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美学。 一 民间本位的根基 一个学说及其创始人和他的后继者不能等同。我们研究儒家思想包括儒家美学,应当把儒家创始人孔子与其后学既联系起来,又区分开来,这样,才能找到它的根基所在。 正像一切具有人类文化意义的思想学说一样,在它们草创的初期,只要有真正的人文意蕴就可能得到发扬、承传,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例如,古希腊的柏拉图的哲学、印度释迦牟尼佛教、中国孔子的儒学,都是这种情况。孔子的思想有非常深刻的民间性、人文性。 “民间本位”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突出特点。孔子的学说,在其创立之初,其本位并不是官方的,而是民间的。春秋之际,“天子失官,学在四夷。”[1]《昭公十七年》孔子是第一个把文化学术带到民间的人。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指出:“孔子便是正式将古代贵族学传播到平民社会的第一人。”[2]76但是,我们从另一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孔子也是第一个把民间文化带进上层社会的人。《论语》一书是孔子人生经验的总结,孔子作为一介“布衣”,这种“人生经验”绝不会是从政方面的内容,而必然带有大量平民性因素,这种因素对中国古代的士人影响极大,因为《论语》作为儒家重要经典,是古代士人的必读之书。又孔子对民间文化有极其浓厚的兴趣,他编选《诗三百》分风、雅、颂三体,其中“风”诗就有157首,占全书一半以上的数量,这还不算“小雅”中一部分实际上也是民间歌谣的作品。孔子在谈到《诗三百》时,似乎对民间的歌谣也特别青睐,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八佾》称赞它最符合儒家“中和”之美的理想。他和他的学生讨论《诗三百》,称赞他们“始可与言《诗》已矣”,涉及的对象都是民歌注释: 《论语·学而》载:孔子与子贡讨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语出《诗·卫风·淇奥》;《八佾》载:孔子与子夏讨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语出《诗·卫风· 注释: 《论语·学而》载:孔子与子贡讨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语出《诗·卫风·淇奥》;《八佾》载:孔子与子夏讨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语出《诗·卫风·硕人》(注者按:今本《诗经》无“素以为绚兮”五字)。孔子都称赞他们“始可与言《诗》已矣。” 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有统治阶级要给人民塑造榜样的形象,总是要选择那些在民众中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才能为广大的民众所接受。也只有这样才能向民众显示自己教化的合理性,人民性,从而把自己真正的目的掩盖起来。这正是一切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欺骗性和模糊难辨的原因所在。在这个问题上,统治阶级是很会利用这些民间人物的,但是这种利用,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过去那种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看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

文档评论(0)

wh904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