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常见问题与家校对策.pptVIP

  1.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小学生常见问题与家校对策

中小学生常见问题与家校对策 翟召博 2013年8月19日 课程主线 ——观察问题的角度决定观察的结果。 孩子行为背后藏着什么? “碰了钉子时,就向钉子学习。” ——1938年,毛泽东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给学员题词 感恩学生“问题”带给我们的成长 孩子可以成为我们的人生导师: 因为他们的成长,我们得以成长。他们不断制造、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去面对,在面对中醒悟自己、成熟自己,使我们的人生进入更智慧、更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的境界。 课 程 提 纲 人一生要处理的四大关系 与自己的关系:0-2岁前建立与自己的良好关系; 与他人的关系:这里的他人包括父母、亲人、朋友及其他普通人等; 与社会的关系:包括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如交通规则、学校校规、国家法规等; 与存在的关系:包括台风、地震、星空等宇宙中一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 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核心。 一个人的其他人际关系的状况,显著的受制约于其亲子关系的性质。 一、逆反心理与教育对策 孩子们想反抗什么? 案例:一位班主任: “学生从五年级开始,就出现逆反(对抗、敌意)。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感觉学生到了高年级,真难教育。” 案例: 某男生上高一,妈妈整天唠叨他不用心、成绩不好,不如别人懂事,等等。儿子不厌其烦,逆反很重,且以不学习、在学校不断违纪来对抗。见儿子这样,妈妈对他更加恼怒。 爸爸指责妈妈太罗嗦,妈妈反过来讥讽爸爸只会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什么是逆反心理 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条件下产生与教育者主观愿望相反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行为。 (潜意识,不是故意的) (二)为什么一定阶段会出现逆反? 逆反心理与自我意识发展 镜像自我~独立自我 关于“逆反”的成人视角 青少年渴望独立自主是真的;容易与父母起争执,许多事瞒著父母,也是真的。青少年容易觉得无聊,渴望刺激,并在刺激当下判断力变糟,也都得到科学证明。 这表示,父母眼中变得很不可爱的青少年,其实也是愿意被父母管的。 换个角度看“逆反” 孩子跟教师、父母顶嘴,不是他不乖,不尊重大人,恰恰是他尊重大人的表现——他渴望自己的声音被大人听见,希望与大人维持对话关系。 争辩代表诚实,代表不想把父母蒙在鼓里。 如果他不争辩也没隐瞒,恐怕你才需要担心,因为他可能太不独立,将来会很没竞争力。 爱的“悖论” (三)中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六种类型 1.自主逆反 指一个人的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 讨论1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应,所以要消除、克服。” 教师(家长)为什么会这么做? 教师(家长)需要怎么样做? 2.超限逆反 是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 讨论2 “不听话”就是逆反;消除逆反就是让他听话。 3.情境逆反 是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孩子产生的逆反心理。 讨论3 “吃饭了,咱可不能只是会吃饭,还得知道饭是怎么来的。饭后,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做完作业多背会英语单词;周末,在家练习字帖……” 4.禁果逆反 是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的一种心理反应。 如,有的教师(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考试成绩,提出“不准再看电视,不准再踢足球,不准再找女(男)同学玩……”等一连串禁止要求,孩子就处处抵制。 讨论4 “从一开始就要对孩子严格又严格,管得孩子到最后习惯成自然,养成超强的自觉性。” 越是想紧握手中的沙,却容易导致沙从指缝间漏下。 是指教育者的言行与其强调内容不一致,让出于弱势的中小学生对优势一方言行出现抵触。 如—— 家长督促孩子抓紧学习,自己却忙于喝酒看电视; 有的教师让学生讲文明,自己一不高兴就打骂学生,等。 讨论5 其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教师(家长)是知道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教师(家长)需要怎么样改进自己? 6.人格型逆反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