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害虫的综合治理.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害虫的综合治理

1 瓢虫的卵 2 瓢虫的幼虫 3 瓢虫的蛹 ②寄生性昆虫。 其生活史的一个时期或终生附在寄主的体内或体外,摄食寄主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存。虫体较寄主为小,一般仅利用一个寄主完成其发育过程,成虫期大多自由生活。 在卵寄生蜂中,赤眼蜂是研究最多和应用最广的类群,对防治粮食、棉花、果树、蔬菜和林木的多种害虫都有效果。 中国的赤眼蜂以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等最为常见。 黑卵蜂是中国松毛虫的重要卵寄生蜂,自然寄生率有时可达80%。 1 赤眼蜂的生活史 2赤眼蜂成虫对寄主检验 3寄生 4羽化 绒茧蜂 1 成虫形态 2成虫羽化 3绒茧蜂老龄幼虫 绒茧蜂幼虫在寄主幼虫体内发育成熟后,突破寄主昆虫表皮,准备在寄主昆虫体表(周围)结茧化蛹 4绒茧蜂的蛹(茧) ③病原微生物。 如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等,在自然条件下可使昆虫疾病流行。必须符合高效、安全、生产成本低和耐贮存等要求,且须经国家批准后才能使用。 在细菌中,苏云金杆菌和乳状菌1958年以来已在许多国家作为商品生产。 苏云金杆菌BT和它所产生的毒素对菜粉蝶、小菜蛾、棉铃虫、粉纹夜蛾、玉米螟、三化螟、稻苞虫、松毛虫等百余种害虫有防治效果,有的菌株(以色列变种)还对防治蚊虫有特效;乳状菌则多用于防治蛴螬(国外商品,杜木,Doom)。 当前主要由于噬菌体污染、生产不稳定、成本高制约发展。 1苏芸金杆菌的营养体 2苏芸金杆菌的孢子囊 3 BT致鳞翅目幼虫死亡症状 1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 1 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形态(上); 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内芽孢和副雹子(下); 2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致病症状 真菌由于发育所需要的湿度和温度往往不能在自然条件下得到满足,大规模利用受到限制。白僵菌孢子萌发需要99-100%湿度,低于90%孢子不萌发。大量用于松毛虫和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明显,喷施含孢子量1亿孢子/g的菌粉即可,对天牛,菌粉直接注入坑道效果好。 病毒抑制害虫的作用显著,但各国在使用时都十分慎重。美国环境保护局至1976年才第一次批准一个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作为农药进行商品生产。我国有20多种森林昆虫中发现了病毒,多为NPV,少数为GV和CPV,并对舞毒蛾NPV、赤松毛虫CPV、马尾松毛虫CPV、等景象能够过深入的研究和试验。 1白僵菌菌丝 2卵孢白僵菌的分生孢子 3白僵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4白僵菌侵染昆虫的死亡症状 成虫及蛹 5白僵菌侵染昆虫幼虫 1病毒病幼虫倒挂与枝干上 体色变淡,动作迟缓,体内组织液化,但无恶臭味。(细菌病一般带有臭味) * * 第五章 害虫管理的策略及技术和方法 第一节 害虫管理策略及其发展历史 人类对害虫的管理策略大致分初期防治阶段、化学防治阶段、害虫综合管理阶段、森林保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4个主要的发展历程。 一、初期防治阶段: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 提出综合防治(integrated control)的原则。农业技术防治(灌溉、轮作、选用抗性品种等)+农药(植物性或矿物性农药)或引用天敌(1888,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 ),配合人工捕捉等机械方法。 此阶段强调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的研究。 二、化学防治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1946年开始大面积使用DDT,相继六六六、氯丹、毒杀芬等一系列高效、持久的有机氯杀虫剂在害虫防治上发挥巨大作用。62年美国生物学家Carson出版《寂静的春天》,“农药合并症”。虫害损失并未因大量使用农药而下降。 三、害虫综合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很多害虫防治的新策略,主要包括害虫综合管理、全部种群管理、大面积种群管理等。 (一)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 Stern等于1959年最早提出害虫综合防治(integrated pest control,IPC),1972年将IPC改为IPM。 定义: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导下,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因时制宜,合理使用生物的、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防治方法,坚持安全、经济、有效、简易的原则,把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增加生产的目的(马世骏,1979年)。 特点: 1、生态学观点 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经济利益和防治效果,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 2、经济学观点 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只要求将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净活动收益=挽救资源的价值-活动费用。 3、容忍哲学 允许一定数量的害虫存在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