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2课克己复礼教学1.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2课克己复礼教学1

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 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只关心“吾食之”,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人伦天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是天壤之别。 孔子的话的要义其实是恢复等级秩序,各守本分。 为什么孔子那么强调“正名”的重要性?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 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 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实现“仁”为什么要以孝悌为根本? 谈谈你的看法。 仁道宽广,不易把握。从浅近出体会、着手,就比较容易有收效。父母兄弟是每个人身边最亲近的人。孝悌,就是对父母之爱和对兄弟之爱。实践孝悌之德,涵养仁心天理,心性必然纯和温厚,侍奉父母,与兄弟相处,言行举止自然循规蹈矩,合情合理。讲这种心性举止扩而大之到社会上,对其他人也不至于有冒犯的举动和暴戾的倾向。当然,也不会违法乱纪,从事非理性的活动了。如此,天理本心自然洋溢于生命之外,仁爱也就充满了整个世界。 “子夏问孝”一段文字,孔子认为,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还不能说是孝。要做到孝,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探究二 实现“仁”为什么要以孝悌为根本?谈谈你的看法。 仁道宽广,不易把握。从浅近出体会、着手,就比较容易有收效。父母兄弟是每个人身边最亲近的人。孝悌,就是对父母之爱和对兄弟之爱。实践孝悌之德,涵养仁心天理,心性必然纯和温厚,侍奉父母,与兄弟相处,言行举止自然循规蹈矩,合情合理。讲这种心性举止扩而大之到社会上,对其他人也不至于有冒犯的举动和暴戾的倾向。当然,也不会违法乱纪,从事非理性的活动了。如此,天理本心自然洋溢于生命之外,仁爱也就充满了整个世界。 礼乐文明”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文明制度,孔夫子一生奔波,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礼乐制度”的实现。“礼”包括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尊卑秩序以及礼仪规矩等等。人的嗜欲好恶,都由礼来节制。在古人看来,人与动物的不同就是因为懂得礼。礼与法有点相似,但又不同,法是强硬的、缺少人情味的,而礼则是有温情的,是与道德、教养相联系的。在法的面前,人考虑的是敢不敢那样做;在礼的面前,人考虑的是应该不应该那样做。“乐”是指音乐。“礼”负责规范人的行为, “乐”则负责调和人的性情,人的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通过乐来表达,同时也可以在乐声中化解。“礼乐”的目的在于教化,诱导人向善,让社会处于平和的状态中 。 5、孔子反对把礼乐仅仅当作一种形式的做法。礼乐需要有一个灵魂,它们的灵魂是什么? 第17.11、3.3章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7.11 3.3 要义:“仁”是“礼”的内核。 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 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思考:这里,孔子强调了“礼”、“乐”、“仁”三者的关系,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明确】乐是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探究 探究一 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 不相同。“克已复礼”是指约束自己,遵守、践行社会的礼节仪式、规章制度。“明天理,灭人欲”是指要保存天理,必须泯灭人欲。 宋代理学家将“克己”理解为“灭入欲”是扩大了“克已”的内容。从“非礼勿视”等语的解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克己”仅仅是约束自己违反礼仪、制度的行为,并不是完全泯灭人性的欲望。同样,宋代理学家将“复礼”理解为“明天理”,也是拔高了“复礼”的高度

文档评论(0)

shenl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