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世纪星外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钢梁).doc

世纪星外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钢梁).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纪星外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钢梁)

世纪星工程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钢梁) 1编制依据 老三届世纪星施工图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外脚手架搭设基本设想 本工程拟在地上二层板面开始加设预埋钢筋环,搭设悬挑外脚手架。每次悬挑高度为不超过10.5米,在标准层以上为三层悬挑一次。采用D48×3.5钢管外挑1500,间距3000,并用60o左右的钢丝绳或钢管在上一层作拉结。 3外架搭设技术参数 立杆间距采用1.5m,立杆横距采用1.05m,横向小横杆间距采用1.5m。采用竹串片脚手板在操作层满铺,外围1800×6000标准安全网(每张重3.5kg),中部操作层加900高栏杆,上部操作层加1200高栏杆,脚手架最大搭设高度10500,采用D14钢丝绳加花篮螺丝对拉于上一层预埋环上,间距1500。立杆顶部超过第三楼层不大于1200。具体做法见附图1。 4受力计算 4.1根据规范5.1.1及5.1.7条之规定,本工程外悬挑脚手架设计时只须验算立杆的稳定性及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并对最下面楼层悬挑横杆进行计算(相当于立杆之基座)。对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可不进行计算。 4.2悬挑部份计算 4.2.1荷载情况 A立杆所受结构自重标准值 0.1248kN/m×(10.5+1.2)m=1.46kN B竹脚手板自重(按三层进行考虑) 0.35kN/m2×1.50m×1.5m×3层/2=1.18kN C栏杆与档脚板自重(仅作用于外立杆) 0.14kN/m×1.5m×3层=0.63kN D脚手架上安全网(仅作用于外立杆) 3.5kg/(6m×1.8m)×9.8N/kg×1.5m×(10.5+1.2)m/1000=0.06kN E结构活荷载(按一层操作层考虑,内外立杆均作用) 3 kN/m2×1.5m×1.35m/2=3.04kN 4.2.2悬挑杆件的受力分析 根据受力情况,该悬挑杆主要受力部分在于同楼层砼相接触部份,及外挑末端之拉杆或钢丝绳,而楼层内远端的悬挑拉环主要在搭设初期承受一定的施工荷载,正常使用情况下受力极小,故此挑杆可按一个铰支座加一根拉杆的情况进行分析,其受力示意图见附图2。 4.2.3受力最大弯矩4.2.3受力最大弯矩 A内、外立杆传下之荷载 N1=(1.46+1.18)×1.2+3.04×1.4=7.42kN N2=(1.46+1.18+0.63+0.06)×1.2+3.04×1.4=8.25kN B支座反力 根据对右铰合力矩为零可得,按四跨加一根拉杆计算 (F×sin68.20-4N2)×1.40=4N1×0.35 F为拉杆之受力 将N1及N2内力代入上式 F=(4×7.42×0.35/1.40+4×8.25)/sin68.20=43.54kN 支座反力 N3=4N1+4N2-F×sin68.20=22.25kN C挑杆最大受力弯矩 Mmax=N3×0.35=7.79kN·m D钢管的受弯承载力计算(两根钢梁同时受力,I14的Wx=102000mm3) σ=Mmax/(2×Wx)=7.79×106/(2×102000)=38.14N/mm2215N/mm2,其强度有很多富余,可以满足要求。 4.2.4施工办法 每3米加一根梁进行悬挑,每6米加设一根拉筋。 4.2.5拉结钢丝绳的选择 钢丝绳最大受力为43.54kN,拟选用D14之6股19丝钢丝绳,该绳单根最大允许受拉力为 〖Fg〗=αFg/K 其中 α=0.85为钢丝绳受力折减系数 Fg=101kN为钢丝绳的拉力之和 K=6为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则 〖Fg〗=αFg/K=0.85×101/2=42.93kN 〖Fg〗/F=42.93/43.54=0.99≈1 可以满足要求 4.3立杆之受力及稳定计算 4.3.1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每层最大的立杆受力为8.25KN 4.3.2钢管允许作用力计算 第一种情况:按5.3.1-1规定采用N/(φA)f进行计算 A(钢管截面积)=489.3mm2 i(钢管的回转半径)=15.78mm l0(钢管有效计算高度)=kμh=1.155×1.5×1800mm=3119mm λ=l0/i=3119/15.8=197.41 查附录C表C可得φ=0.186为钢管的稳定系数 N/(φA)=8250/(0.186×489.3)=90.65N/mm2f=205N/mm2 可以满足要求。 第二种情况:按5.3.1-2规定采用N/(φA)+Mw/Wf进行计算 此时计算N及MW时施工活荷载及风荷载均应乘以0.85的系数。其中 N=(1.46+1.18+0.63+0.06)×1.2+3.04×1.4×0.85=7.61kN φ=0.186(同第一种情况) A=489.3mm2(钢管截面积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