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药研究现状与展望.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兽药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兽药研究现状与展望 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性的热点话题,而畜产品中兽药残留问题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畜牧业生产有机化和绿色化是提高畜牧产品质量的主要途径。中药不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残留少、无三致作用, 因此, 对中药的研究和开发备受世人关注。加快中兽药的研究与开发,对实现中兽药的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 1 中药的特性 1.1 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中药是自然界的天然物质,是经过人和动物的长期实践筛选,保留下来的对人和动物有益无害的外源精华物质,具有纯净的天然性,普遍认为在畜禽体内残留甚微,“三致”作用小,能够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和人体健康,可长期添加使用。 1.2 具有抗生素作用 许多中药具有广谱的抗病毒、病菌、真菌、螺旋体等作用,能直接抑菌杀菌,治疗疾病,不产生耐药性,而且能够调节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常用的药物有: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连、黄柏、黄芪、苦参、荆芥、防风、板兰根、茯苓等。 1.3 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中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兼有药物和营养的双重作用,既可防病,又能提高生产性能。 1.4 提高畜禽产品的商品性 用松针粉、红辣椒粉、紫菜、红花、黄连、苍术等,都可以达到增色的目的。如按2%-4%添加松针粉,7-10天后可明显改变鸡肉、鸡蛋的颜色,无异味、无副作用,还具有开胃、促进食欲和预防某些疾病的作用。用大蒜、辣椒、肉豆蔻、胡椒、生姜等香辛料饲喂肉鸡,可以改善鸡肉品质,使鸡肉香味更浓。 1.5 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中药本身具有芳香气味,有诱食作用,使用后能矫正饲料的味道,改善适口性。常用的带香甜味的中草药有:马钱子、槟榔、茴香、桔皮、大枣、甘草、艾叶、大蒜粉、姜粉等。在饲料中使用后,不仅能改变饲料的适口性,还起到开胃、健脾、促进食欲的作用。 2 中兽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2.1 中兽药数量大幅增加,剂型相对单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二部),其收载中药材473种,成方制剂183种,较1990年版新增成方及单味制剂87种。成方制剂的剂型仍以散剂为主,单味制剂的剂型以流浸膏剂、浸膏剂、酊剂居多。注射剂和片剂有较大的发展,而合剂(口服液)、颗粒剂、酊剂、灌注剂作为新剂型也出现了。 2.2 中兽药质量标准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仍任重道远 薄层色谱法作为中兽药内在质量的主要鉴别手段之一,在现阶段对于成分复杂的中兽药,尤其是成方制剂的鉴别得到进一步普及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方制剂有效成分的含量已成为中兽药质量控制的重要项目。但由于药材生产尚未达到基地化、规模化,造成药材质量相差悬殊,难以生产出质量稳定、合格优质的产品。 2.3 中兽药产品技术含量低 目前中兽药产业的生产水平与其他产业相比,其高新技术含量不高,生产工艺参数及控制达不到客观控制。并且中兽药产品剂型原始,大多以散剂为主,因而导致用药量大、适口性差、用量难以掌握等缺点。 2.4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理论依据。由于中兽药有效成分的复杂性和药效作用的多样性,药代动力学研究一直是中兽药研发领域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因此传统兽用中药研究多以临床有效性为指导。但是随着现代药物分离、纯化、检测技术的发展,年来中兽药药代动力学已成为中兽药领域的研究热点。 2.5 中兽药生物转化研究 药物进入机体后,在许多代谢酶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代谢过程而转化成生物活性物质或毒性成分,这就是药物的机体内生物转化。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中间产物,或形成一些次生代谢物,有利于新型活性药物的发现。目前,已有利用生物转化原理在体外转化研究中药和开发新药的报道,可以通过微生物、植物、动物组织的培养体系或生物体系的相关酶制剂,对外源性的中药及化学成分进行结构修饰,从而进行新药的设计、降低毒副作用或提高生物活性效应。 2.6 中兽药安全性评价研究 在中兽医理论的指导下, 临床上如能合理使用,严格遵循中药辨证施治,君、臣、佐、使和配伍禁忌规律,一般认为中兽药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中兽药具有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耐药性和无残留或低残留。近年来,随着医药学研究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中兽药的安全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2.7 中兽药标准化研究 近年来,随着药物分析、检测与研究新技术的发展,中兽药标准化有了突破性进展。《中国兽药典》(2005)中有关中药质量控制的记载比较全面,已成为中兽药临床应用的参照标准,2005 年版药典收录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质量标准水平有着大幅度提高。TLC、HPLC、GC、HPCE 等色谱技术,UV,IR,MS,NMR 等波谱技术,各种色谱/波谱及计算机联用技术的发展,为中药成分的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这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质量研究与评价。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