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2012年4月5日)
定西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特殊的地形地理条件、气候资源和多样性生态环境,与中药材生物学特征相吻合,适宜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生长发育,更为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先决条件。定西自古就以“千年药乡”著称,是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岷县、陇西、渭源还分别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黄芪之乡、党参之乡。据《汉代医简》、《居延汉简》等文献记载,岷县所产当归入药已有1700多年历史,世称“岷归”,在中药配方中有“十药九归”、“十方九用”之说,并素有“岷归甲中华”和“中国妇科人参”之美誉。陇西等地所产黄芪,被称为芪中精品。渭源所产白条党参,因品质优良而闻名远近。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中药材品种资源439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定西就有135种,占37.2%;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定西就有97种,占75%。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比较优势,明确提出打造“中国药都”战略目标,并从种植、加工、市场流通、规划建设园区等诸多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中医药产业步入标准化种植、规模化贮藏、精深化加工、市场化营销的发展阶段。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连年稳定在110万亩左右,占甘肃省的44%、全国的8%;三大主栽品种当归、黄(红)芪、党参面积分别占全省的73.6%、70%和65.2%,全国的60%、20%和40%。中药材总产量16.88万吨,占全省的33%、全国的4%;中医药产业总产值46.5亿元 (其中:种植业产值9.5亿元、加工业产值13亿元、流通企业销售产值23亿元、中医中药门诊收入1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得纯收入54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20%。岷县、陇西、渭源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大的县,农民人均中药材产业收入超过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中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定西在打造“中国药都”方面已形成了五大优势。
一是良种选育优势。全市已成功选育出当归、黄芪、党参三大中药材新品系8个,并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当归新品种(系)示范种植已占到40%,黄芪、党参新品种(系)示范种植均占到50%,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提质增产作用。2011年,建设原种标准化生产基地150亩、种子标准化生产基地1.18万亩、种苗标准化生产基地2.16万亩,初步实现了中药材种植良种化。同时,对岷归2号,黄芪2号,渭党2号等新品种种子,通过神州8号进行了太空搭载,有望选育出更高产、更优质的中药材新品种。
二是标准化种植优势。2011年,全市种植中药材108.91万亩,其中当归26.29万亩、党参31.15万亩、黄(红)芪25.01万亩。共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44.7万亩,占种植面积的40.1%,形成了以岷县当归、陇西黄(红)芪、渭源党参为代表的3个特色优势种植带。制定推行中药材省级无公害质量安全标准16项,中药材标准化GAP标准4项,当归、黄(红)芪、党参、甘草等符合GAP种植规范的操作规程(SOP)12个。
三是科技研发优势。引导中药材加工和制药企业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联合组建成立省、市级中医药工程技术中心4个,实施中医药科研项目39项,已有17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开展了以当归、党参、黄芪为主的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有机肥施用等各类田间试验54项,均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先后完成了土壤样品的农药残留测定及一批功能食品、保健品配方工艺技术研究和药品前期研究等科研开发工作。
四是产业集聚优势。规划建设了甘肃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等5个中医业产业园区,共引进企业37家,其中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园区引进一方制药、千金药业、丽珠参源等18家知名药企, 5家已全面建成投产。全市较大规模中药材加工企业已发展到96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3家,年加工中药材9万吨,占中药材总产量的53%。扶正制药、陇原中天、岷海药业正在加紧上市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全市中医药加工产值达到13亿元,实现利税2.4亿多元,产品已发展到中药饮片、中药半成品(标准提取物)、中成药、保健品、美容化妆品等多个系列。
五是仓储物流优势。全市已建成陇西文峰、首阳和岷县“当归城”等6个大中型中药材专业市场,年交易中药材30.5万吨,交易额33亿元,销售网络遍及全国31个省市和东南亚国家及地区,成为国内仅次于亳州的第二大中药材市场。培育了以陇西惠森为代表的23家千吨以上现代物流仓储企业,全市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25万吨,仓储品种320多个,年仓储周转量达50万吨。特别是2011年引进康美集团总投资15亿元的集仓储、物流、加工、电子商务及期货交易于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