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与印度轮胎工业之比较
中国与印度轮胎工业之比较 随着世界轮胎工业的中心向东方转移,中国和印度两个轮胎生产大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的关注。目前,中国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轮胎工业的加工中心,轮胎产量及进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伴随着印度经济的全面发展,印度轮胎工业也已经步入一个蓬勃的快速增长阶段,由此我们联想到了10年前中国子午线轮胎工业的快速起步情况。尽管目前印度高速公路还不很发达,载重子午胎的比例还相对较低,但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潜在的竞争正悄然发生在两国的轮胎企业之间,我们对印度轮胎工业的现状更应该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为此,对两国轮胎工业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总结: 1.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轮胎发展新型国家,正成为轮胎投资重点 2011年世界轮胎75强排行榜中,中国入选企业最多,共28家,其中内地23家,台湾5家。台湾正新橡胶在中国企业中轮胎销售总额高居第一,成为中国轮胎企业中首次入选世界前10强的轮胎公司。2010年中国轮胎总产量达到4.43亿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子午胎产量3.75亿条,子午化率超过80%。除了轮胎产量和轮胎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轮胎企业也已经意识到品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民族品牌的培育已经列入企业的发展计划。一批国内自主品牌的轮胎已经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享有声誉。中国轮胎工业的一系列举措无疑表明中国轮胎工业正在从轮胎大国向世界轮胎强国迈进。 2011年世界轮胎75强排行榜中,印度共有10家轮胎企业入围,入选的企业总数仅次于中国,位居第二。20101年印度轮胎产量为7608万条(不包括摩托车胎产量)。 2.两国轿车子午化率都达到世界水平,但产量悬殊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轿车已经走入了中产阶级的家庭,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轿车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轿车销量已突破1800万辆。同时配套的轿车子午化率已经达到100%,与世界同步。2010年轿车及轻卡子午胎产量已经达到2.88亿条。并且轿车子午胎基本实现无内胎化。 目前印度轿车子午化率为98%。但产量与中国差距很大,家庭轿车只是局限在富人的生活圈中,相比中国,印度中产阶级的比例较低。2010年轿车及轻卡子午胎产量仅为3370万条,只有中国的11.7%。但我们也注意到,印度的轿车子午胎数量正在逐年提高,也正在缩小与中国之间的差距。 3.载重子午胎、工程子午胎两国差异较大 2010年印度载重轮胎产量1567万条,工程轮胎1.9万条。2010年中国载重子午胎及工程轮胎共计8700万条。 由于目前印度公路及高速公路里程还无法与中国相比,其载重子午胎的比例相对较低,工程子午轮胎也只处于起步阶段。而中国在2010年载重子午化率就已经超过80%。并且近两年国际市场对工程子午胎的大量需求,刺激了中国工程子午胎的全面发展。目前卡客车子午胎产量每年增长迅速,工程子午胎和农用子午胎也有了突破,并且中国已经开始巨型工程子午胎国产化。 分析其中的原委,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2001年中国取消了子午胎消费税,减轻了轮胎企业生产负担,各地子午胎项目接踵上马,经过10年的发展,产量和质量均有了显著提高。印度轮胎消费税高达16%,国家对子午胎发展也未给予任何优惠的税率。二是两国公路的状况相差甚远。尽管目前中国和印度公路运输都占较大比例,但路况不同。印度目前的高速公路还远不能满足子午胎的行驶条件,加上超载严重,使用全钢子午胎在增大成本的同时,不能保证行驶里程的增加,因此迅速推广困难。印度的载重轮胎仍以斜交胎为主,并且载重轮胎占轮胎总收入的62%。目前中国的公路里程已经超过400万公里,高速公路居世界第二,为发展载重子午胎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010年印度载重轮胎的子午化率比2009年增长3%,增至10%。根据印度轮胎制造商协会的预测,到2014年卡客车胎子午化率将达到25%。未来几年伴随着印度公路建设的推进,以及这两年印度国内新增载重子午胎项目的投产,载重胎子午化率将得到一个快速的提升。但由于两国国情和文化的差异,不可能完全复制中国载重子午胎的发展模式。 4.橡胶消耗比例不同 印度轮胎生产中,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比例为70:30。中国轮胎生产中两者的比例为60:40,这个比例虽然低于世界合成橡胶应用的比例,但中国合成橡胶的应用远高于印度。尽管印度是世界天然橡胶第四大生产国,但由于天然橡胶资源的有限,不能满足其轮胎生产的需要。印度轮胎制造商协会也意识到这一点,印度轮胎工业也在紧跟世界轮胎工业的发展趋势,在减少对天然橡胶的过分依赖的同时,扩大合成橡胶的应用。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合成橡胶第一大生产国。目前,中国的合成橡胶更多地关注国内市场的需求。今后几年,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