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1.清末学校道德和社会学科课程 1897年,洋务派官僚中的大工商业资本家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师范院,秋季设外院。该校设有国文、算术、英文、舆地、史学和体操六门课程。这是我国近代学校开设史、地学科之始。 1899年,吴县陆基创办崇辨蒙学于苏州,分甲乙两班。设国文、算学、历史、地理学科以教甲班。开始出现历史、地理的名称。 清末,《钦定小学堂章程》规定:每学年都要开设修身、史学和舆地等科,并规定课时。1904年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和《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规定每学年开设修身、读经讲经、历史、地理等科,并规定了不同年级各科的主要内容。 3.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道德及社会学科课程 这一时期主要采用分科设置的方式,一般开设有政治、思想品德、历史、地理。 阶段特点: 1949年——1957年:主要特点是品德课程隐性化,历史、地理课程显性化。 1957年——1966年:主要特点是品德教育强调实践,历史、地理课程强调知识。 1966年——1981年:主要特点是品德教育和社会性教育都强调政治性。 4.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道德及社会学科课程 这次课改从全国统一课程(教学计划)转变为多套课程并存。一套由国家教委制定供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一套由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编制供上海地区使用,另一套由浙江省教委编订供浙江省所属学校使用。 1981—1991年 主要特点是思想品德和历史、地理不同课程并列兼顾。 1991—2001年 主要特点是品德类课程加强,社会类课程综合。 2001年至今 主要特点是品德类和社会类课程走向大综合。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创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课程的综合化。 2000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小学应以综合课程为主。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将综合实践活动确定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新课程。其中1—2年级为“综合实践活动·社会”,3—6年级为“综合实践活动·社会”。 2001年国家课程改革方案分别将上述学科名改为“品德与生活”及“品德与社会”。 200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供小学使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国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国家《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新课标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德育课程建设在专业化方向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新课标颁布后,教育部以教材编写立项的形式,面向全国各个出版社招标,凡是通过教育部审核认定的出版社都有权编写教科书。“品德与生活(社会)”审批通过的教材有15套之多。 2011年1月,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简称国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颁布。 * *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相关课程的 历史演变 义乌市教研室 宋旭英 直接法 间接法 直接法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单独设立课程 来进行,以体现这一教育所要求的系统性和循序 渐进性; 间接法则主张道德教育通过其他各门学科的 有机渗透来自然地进行,不应把它简单地列为一 门独立的课程。 一、相关课程的历史演变—— 我国道德教育的课程化历史 2.民国时期小学道德与社会学科课程 民国时期沿用了清末对学校开设这类学科的规定。1912年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队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开设道德及社会学科相关课程作了具体要求。 1916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和《高等小学令施行细则》。 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改革学制,新学制是六三三制,即“壬戌学制”。为实施新学制,1923年刊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在初级阶段合并卫生、公民、历史和地理位社会科,高级小学仍开设历史和地理。我国小学社会科以此为开端。 从1929年至1948年又多次修订小学课程标准。 什么是课程标准 课标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标就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 对老师来说,有了课标,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培养起码达到什么水平,也就有依据,做到心中有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济南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 中铁建工集团质量管理手册.pdf
-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解读院感部分.pptx
- 2024年迪瑞医疗分析报告:强化协同,仪器放量布局市场.pdf
-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单元作业设计 (优质案例12页) .pdf
- 广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VIP
- 2020年世界发展报告:全球价值链时代的贸易换发展.pdf VIP
- 湖北省水利工程重大设计变更报告编制大纲.pdf
- 2024高中地理教师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材料成型工艺学》全套教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