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马克思经济学汇总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经济学汇总供参习

一、劳动价值论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货币的形成、发展和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格:商品的货币表现形式。 价格的影响因素:商品价值,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竞争,市场消费倾向,垄断。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自发的上下波动。 效用价值 效用价值论(utility theory of value)以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它同劳动价值论相对立。在19世纪60年代前主要表现为一般效用论,自19世纪70年代后主要表现为边际效用论。 发展:第一阶段:效用价值论在17~18世纪上半期资产阶级经济学著作中有了明确的表述和充分的发挥。 英国早期经济学家N.巴本(1640~1698)是最早明确表述效用价值观点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一切物品的价值都来自它们的效用;无用之物,便无价值;物品效用在于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一切物品能满足人类天生的肉体和精神欲望,才成为有用的东西,从而才有价值 意大利经济学家F.加利亚尼(1728~1787)是最初提出主观效用价值观点的人之一。他认为,价值是物品同人的需求的比率,价值取决于交换当事人对商品效用的估价,或者说,由效用和物品稀少性决定。 第二阶段:效用价值论在18世纪下半期和19世纪初期处于踏步不前状态。产业革命的实现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建立劳动价值论和以它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创造了客观前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A.斯密和D.李嘉图在阐述劳动价值论过程中,对效用价值论作了有力的批判。 在这一时期,尽管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如英国的罗德戴尔伯爵(1759~1839)和法国的J.-B.萨伊,仍然坚持效用价值观点,但他们并没有给这种理论增添新内容。 第三阶段:19世纪30年代后,,逐渐出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英国经济学家W.F.劳埃德 (1795~1852) 是这一理论的直接先驱者之一。他在1833年提出,商品价值只表示人对商品的心理感受,不表示商品某种内在的性质;价值取决于人的欲望以及人对物品的估价;人的欲望和估价会随物品数量的变动而变化,并在被满足和不被满足的欲望之间的边际上表现出来。他实际上区分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这两个概念,而且暗示物品价值取决于边际效用。 与此同时,爱尔兰经济学家 M.朗菲尔德 (1802~1884)也发表了类似观点。他认为,物品市场价格总是由能够引起实际购买的最低程度需求强度来调节的。 德国经济学家H.H.戈森(1810~1858)是边际效用论的主要先驱者。他在《论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由此而引起的人类行为规范》(1854)中,重申了效用价值论,同时提出了人类满足需求的三条定理(后来被称为“戈森定理”),从而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阶段:边际效用价值论完成于 19世纪 70年代初。 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同年,奥地利经济学家C.门格尔在其《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中提出了类似的理论;1874年,法国经济学家L.瓦尔拉斯在其《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1874~1877)中,提出了“稀少性”价值论。(这三人各自独立地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他们同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创始人。) 第五阶段:19世纪80~90年代,边际效用论的发展形成为两个支流,一是以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心理学派,一是以洛桑学派为代表的数理学派。 奥地利学派以门格尔和他的两个继承者F.von维塞尔和E.von柏姆-巴维克为代表。 洛桑学派以瓦尔拉斯和他的继承者V.帕累托为代表。杰文斯和洛桑学派一起通常被看作数理经济学派的代表。(在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新历史条件下,边际效用论者的矛头愈益指向马克思主义) 三、效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一般效用价值论的主要错误在于,将商品的价值混同于使用价值或物品效用,抹煞了商品价值范畴所固有的社会历史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