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本设计矿井为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铁一矿新井设计。
本矿井设计采用双立井开拓,划分为两个水平,2个采区。每个采区为双翼开采,二个工作面达产,达产时采区个数为二个。采用分组联合布置。大巷运输采用3吨底卸式矿车运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顶板处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新铁煤矿1.5Mt/a新矿井设计,一共有10层可采煤层,分别为49#、50#、57#、59#、60#、62#、65#、88#、98#、99#,煤层总厚度为21米。全区走向长6750m,宽2170m,面积为14.648平方公里。煤层工业牌号为1/3焦煤,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为82.50Mt。
关键词:立井开拓;综合机械化采煤
Abstract
This new design is 1.50Mt/a of Xintie No.1 in Qitaihe mining bureau towering Germany coal mine 1.50Mt/a new mine pit design, respectively is 49#、50#、57#、59#、60#、62#、65#、88#、98#、99#coal .
This mine shaft is applied to double indined shaft development method; The well farmland turns to is divided into totally 4 adopt the zone mines and 2 worked faces. This worked fece is west six worked face, words 330 days every year. Adapt “four-six” work situation, work face is150 meters length of circle is 0.8meters, and times is 9 one day.
Key word: moves towards the long wall to pick;Full –mechanized coal winning technolo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2
1.1 井田概况 2
1.1.1 井田位置及范围 2
1.1.2 交通位置 2
1.1.3 地形、地势 3
1.1.4 气象、地震 3
1.1.5 河流 3
1.1.6 原材料及水电供给情况 3
1.2 地质特征 3
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3
1.2.2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3
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5
1.2.4 岩石性质、厚度特征 7
1.2.5 井田内水文地质情况 8
1.2.6 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8
2.1.1 煤质、牌号及用途 8
第2章井田境界、储量及服务年限 10
2.1 井田境界 10
2.1.1 井田周边情况 10
2.1.2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10
2.1.3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10
2.2 井田储量 10
2.2.1 井田储量的计算 10
2.2.2 保安煤柱 10
2.2.3 储量计算方法 11
2.2.4.储量计算的评价 11
2.3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2
2.3.1 矿井工作制度 12
2.3.2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2
第3章 井田开拓 13
3.1 概述 13
3.1.1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13
3.1.2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因素及具体情况 13
3.1.3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13
3.2 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14
3.2.1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14
3.2.2 开采水平数目和标高 17
3.2.3 开拓巷道的布置 18
3.3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 20
3.3.1 井硐形式和数目 20
3.3.2 井硐位置及坐标 20
3.3.3 水平数目及标高 21
3.3.4 石门、大巷数目及布置 21
3.3.5 井底车场的形式选择 23
3.3.6 煤层群的联系 24
3.3.7采区划分 24
3.4 井硐布置和施工 25
3.4.1 井硐穿过的岩层性质及井硐支护 25
3.4.2 井筒布置及装备 26
3.4.3 井硐延伸的初步意见 27
3.5 井底车场及硐室 27
3.5.1 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及论证 27
3.5.2 井底车场的布置、储车线路及行车线路布置长度 28
3.5.3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 29
3.5.4 井底车场主要硐室 32
3.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