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黄岛民间故事供参习.docVIP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岛民间故事供参习

黄岛民间故事 地方传说 卧棚村的来历 早年间,黄岛十分荒凉,人烟稀少。这一年春天,海上突然刮起了大风。这风刮得又大又猛,只见海面上波涛滚滚,白浪滔天。有几只渔船,不知从哪里被海风刮进黄岛的海湾子里,船上的渔民便在这里抛锚停船,避风躲浪。 说来真怪,这几条渔船刚抛锚不到半个时辰,海面上就风平浪静了。渔民便准备拔锚升帆,往别处走。谁知,船锚拔上来,渔民们惊呆了:只见铁锚上,下了厚厚的一层青鱼籽儿。这些风里走,浪里闯的渔民,从来没见过鱼这么多的地场儿,便打定主意不走了。 那时候,咱这地场没有砖瓦石块,渔民们就用树枝海草,搭成一个个歇脚安身的窝棚。天长日久,来这里安家落户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村子,人们叫这村是“窝棚村”。 若干年后,人们觉得住窝棚是驴年马辈子的事了,村名再叫“窝棚”太不中听,就把村名改叫成“卧棚村”。 讲 述 人:于长生,男,52岁,卧棚村农民 搜集时间:1991年5月28日 搜集地点:黄岛镇卧棚村 流传地区:黄岛区 管家楼的来历 说起管家楼村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 相传,宋朝年间,胶县有一个县官,平常日不但不审理冤案,扶危济贫,反而加捐加税,搜刮民财,奸污妇女。老百姓可叫他糟蹋惨了。 这一天,这狗官打黄岛路过。见黄岛这地场依山傍海,十分清静,为了寻欢作乐方便,便建起了一栋楼房。楼房建好后,他就带人住了进去。 狗官这一住不要紧,南来北往的大闺女小媳妇可遭了难。凡长得稍有姿色的打这栋楼房附近经过,没有一个人能逃出这狗官的手心。 这狗官有一个小姨,长相俊俏,心地善良。她听说外甥丧尽天良,坏事做绝,便想了个法子,想试探试探别人说的是真是假。 这一天,她穿戴打扮了一番,有意从楼房前经过。狗官在楼上一看,又来了一个相貌俊俏的大闺女,就吩咐手下人去把她抓来。 狗官的小姨被抓到楼上。狗官一看傻了眼。 狗官的小姨亲眼看见了外甥的所作所为,气得骂不绝口。她打定主意,大义灭亲,为民除害。 她走出狗官的楼房后,请一个私塾先生写了一份状子,把狗官的罪行一一写清,然后揣上状纸,去找开封府包拯大人。 包拯大人看完状子,恨从心头起,连夜审理此案。 这狗官的案子还用审理?到胶县地盘一打听就明白了。包拯大人来到胶县后,没费多大的劲儿,就问清了此案。没住几天,包拯大人便将恶贯满盈、罪恶累累的狗官的人头铡了下来。 包拯大人临走时,一把火,把狗官寻欢作乐的那栋楼房烧了。 若干年后,烧掉的楼房旁边,有了一个村子。因村里人大多数姓管,村子又靠近原来的那栋楼房,便起村名叫“管家楼”。 讲 述 人:管学伦,男,73岁,小石头村农民 搜集时间:1991年5月29日 搜集地点:黄岛镇小石头村 流传地区:黄岛区 人物传说 薛禄的传说 相传,明朝年间,薛家岛有一家姓薛的人家,因为家庄有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很清苦。 这一年,媳妇又身怀六甲。可这媳妇怀胎一年多了,孩子还没有生下来。 这天,天阴的象一口锅底,闪电呼雷一个连一个,瓢泼似的大雨下个不停。偏偏在这个时候,那媳妇要生孩子了。这可愁坏了婆婆。你道为什么?原来,全家的房屋没有一间能挡风遮雨的。媳妇生孩子那间屋子的屋顶,不知什么时候叫风把海草刮净了,露出一个碗口大的窟窿,雨水顺着窟窿流进来。在这样的屋子里生孩子怎么能行。谁知,婆婆正要打发人到屋顶上去遮盖窟窿,不知从哪里飞来两只喜鹊,落到屋顶上,伸开翅膀,把漏雨的窟窿遮盖了个严严实实。 这一天,胶州知府陪着巡海的钦差大臣来到薛家岛。他俩一到这里,老天爷就下起了瓢泼大雨。知府拉上钦差大人,来到一户人家,想进去避避雨。哪知从屋里走出一个老嬷嬷,煞死不让他们两人进屋。知府和钦差十分纳闷,问道:“老人家,我们俩是远道而来,外面下着大雨,暂借你家的屋子避避雨,这有何妨呢?” 老嬷嬷说:“我那儿媳妇正在屋里生孩子,你们两个大男人进到屋里去,算是哪门子客啊。” 知府和钦差一听,退了出来。来到大门口,一边一个,在屋檐下避起雨来。 时辰不大,屋里传出婴儿的哭声。待老嬷嬷出门泼脏水时,知府和钦差两人问道:“老人家,你家添了个什么小孩?” 老嬷嬷欢喜地答道:“生了个大胖孙子。” 知府和钦差不由地暗自寻思道:这孩子降生就有喜鹊护驾,钦差和知府为他站岗把门,长大了,肯定了不得。想罢,钦差对老嬷嬷开口说道:“老人家,你的孙子长大了,肯定有出息,至少是个七品官。” 老嬷嬷是个庄户人出身,没念过书,不知道这官职品位越小,官职越大,只当是品位越大,官职越大呢。老人听到人家这样夸奖刚出世的小孙子,心里甜滋滋的,说道:“这孩子要能有出息,那敢情好。我家祖祖辈辈没出过一个当官的,这小孙子还能当个七品大官?我看呀,能当个一品官就不错了。”说完,哈哈笑着进屋里去了。 钦差和知府闻听此话,你瞅我,我看你,心道话:你听人家这当奶奶的多会说话,这孩子有出息定了。 果然,这孩子长大后成了大将军,官拜王侯,他就是薛禄。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