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体改”的背后.doc
“新闻体改”的背后
传说已久的“这一天”终于来了。关于“这一天”,这些年笔者在圈内听到过多个版本。以上海为例,去年一度在圈内盛传,说经历完“这一天”之后,上海滩上只会保留《解放日报》、《文汇报》两张党报的事业编制,其余报纸包括老牌的《新民晚报》在内,统统都将“脱事转企”……
“这一天”真来了,而且站在前台操刀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先拿总署机关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开了第一刀。5月初,《中国新闻出版报》的厅局级事业单位被注销,挂牌成立公司性质的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为显示决心,也为营造“脱事转企”声势,官方在北京举办高规格的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揭牌庆典。“宣传口”各路诸候,京城各大报纸的老总们悉数出席,为官方的改革举动捧场。庆典仪式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明确宣布,全国“非时政报刊”年内将全面展开“脱事转企”改制……
换“汤”不等于换“药”
中国大陆报纸,眼下分为四类:一是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地级市、行政专区包括新疆建设兵团的党报,一向被定义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二是各大报业集团麾下的都市类报纸,譬如《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之类。因所刊登内容“尺寸较宽”,报纸发行区域经济发达和人口集聚,这类报纸一般都能依赖广告自食其力,有的报纸利润还十分可观,承担着替各自报业集团“养家糊口”的经济责任;三是企业法人或行业办报,譬如《中国石油报》这类同样拥有正规刊号由中字头央企出钱养着的行业报纸;四是经2005年的报刊整顿被勉强保留下来、目前挂靠在所在省区市官办报业集团名下的“县级党报”。
各级党报作为“喉舌”,自然不在“脱事转企”之列。其余三大类报纸则被首次定义为“非时政类报纸”,这回都将被纳入“脱事转企”范畴。按柳斌杰的说法,将被“脱事转企”的报纸共有5000余家。“非时政类报纸”统一“脱事改企”,被置于“文化体改”的框架之内,由于报纸或每天或每周数天出版着带政治导向和价值判断的“白纸黑字”,它亦是“文化体制改革”最敏感的部分……识者所察,“文化体改”先改文艺演出院团,再改出版单位,继而尝试广电“制播分离”。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触及报纸,其吊诡之处正在其中。
“非时政类报纸”是官方深思熟虑后的“新提法”,新闻圈内年资较长的编辑记者都知晓,以往对报纸性质的习惯性分类管叫“党报”和“非党报”。如今“新提法”之与时俱进在于,“党报”之传统提法被“时政类报纸”取代,这在当下的“时势气候”下,颇有玩味之处可供有心人细细斟酌和掂量。
“非时政类报纸”虽数量可观,但多半活得不好,若没有财政长期不计成本为其输血很难成活下去――何况现如今形形色色“新媒体”,甲未唱完乙已登场,乙刚上场丙已露头,丙才露头丁则蠢蠢欲动……无不对既传统且体制僵化之极的报纸形成全方位的市场挤压……一旦5000余家靠财政以不同形态喂养着的报纸统统被“赶入”市场,这情形犹如从今往后“马儿们的‘草料’都得依靠自己找”。
民间有句俚语很给力,叫作换汤更要换药,意思是病人服汤药若不见效,光换煎药用的汤水不成,必须同时换药,甚至还须换药在先,药效方有可能显现。很显然,5000余家报纸统一“脱事转企”犹如往药罐头里换汤……那么药指什么?显然指报纸所刊登的内容。
报纸要被读者认可犹如产品要面向市场销售,首先要让读者喜爱报纸所刊登的内容,如此才有发行量,才能吸引商家投放广告,报纸才能成为“市场商品”养活办报人……只是,熬中药要做到既换汤又换药并不难。而要让报纸同时换汤还换药――在中国国情下却颇为不易――瞧,柳斌杰在庆典仪式上说得明白扼要:“非时政类报刊是我国新闻宣传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其改革的政治性、政策性极强……”
柳斌杰的意思非常清楚,5000余家报纸今后想生存下去只能“走向市场一条道”,财政“断奶”后,甭管哪路资本来为采编队伍发工资缴社保,“我国新闻宣传领域重要舆论阵地”的性质丝毫不能改变。应该说,尽管人们就此可发表不同看法,但置于现实之中国国情,甭管谁坐在台上,这一基本的价值立场和监管原则恐怕很难有任何实质性松动。
成败皆萧何,硬币有两面。讨论“非时政类报纸”之“脱事转企”,关键看改革之目标定位。如果只换汤而不换药,生存肯定继续成问题,但以往的“财政包袱”却甩给市场了。市场若不认可某张报纸,财政不必再输血,政府可祭出关门的“刀”。真到了那一天,里面的采编人员就只好自认命不好。而监管当局则通过“自然死亡”做“减法”基本就是“零阻力”。所见,诸看官请长个心眼儿,千万莫以为“脱事转企”纯系有名无实做虚功。
内容与资本,重温“二青合作”之败例
柳斌杰披露,以往在“事业大树下乘凉”,5000余家“非时政类报纸”半数以上系“零资本”之“拆白党”,60-70%的报纸常年亏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