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历史学科中心.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历史学科中心

教 材 解 析 範圍:95課綱 歷史科第一冊(台灣史)第二單元(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第一主題(節) 政治、經濟的發展 作者:林淑華 linsib@tcgs.tc.eud.tw (台中女中歷史教師 (台中女中人文社會資優班指導老師及原住民學生生活輔導老師 (歷史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推廣小組 (協辦清華大學史研所主辦第三屆「歷史教學新嘗試」研討會(95/09/30) 1-2-1 清領前期 政治經濟的發展 一、清朝治台政策的建立 二、統治政策下的漢人與原住民 二、課前準備 以下是幾本比較容易到手的參考書籍,還可以參閱不同的論文,充實教學的內容。 1、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聯經出版社,1998年 2、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台灣開發史》國立空中大學1999年福建巡撫—道台—知府—知縣 理番同知或通判(廳) —總兵(可直接上奏皇帝。轄軍政,其下分設五個汛塘軍管區) 特殊制度可提班兵制度實施的背景與影響 清代台灣綠營的制度。台灣鎮的士兵不在台灣招募,而是從福建各營的士兵中抽調渡台充任,3年任滿後仍舊必須返回福建本營,由另一名士兵輪換來台。這個制度創始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除了清廷對台民不信任的因素外.主要還是基於財政的考量。因為在台灣重新招募士兵,勢必增加沈重的財政負擔,但是如果調福建既有的部隊來台,又恐造成內地防務的漏洞,於是便採取「班兵」這種折衷措施。如此一來,台灣鎮編制內的一萬名士兵,就不必重新招募,只要從福建既有的10幾個營中,每營抽調若干兵來台,便能成軍。 班兵制度雖然解決了財政困難的問題,但也造成許多弊病。首先,從福建各營中抽調來的士兵,彼此間語言及風俗習慣不盡相同,造成訓練及稽查上的種種不便。此外,為了避免同籍官兵聚集一處,會助長營兵仗勢欺凌百姓,甚至參與地方分類械鬥等弊病,也不得不將各籍士兵分散駐防。士兵每3年換班一次,又得克服福建與台灣間海上交通的風險,許多士兵任滿後根本沒有回到福建本營歸建,反而滯留台灣,因此造成許多治安問題。 針對班兵制度的缺點,台灣地方官員曾多次建議改革,或者主張招募本地士兵,但都沒有被清廷採納。班兵制度從清廷統治台灣開始,一直持續到台灣被割讓給日本為止,始終沒有廢除。 參考資料: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頁40 除了班兵制度以外,清廷設巡台御史(監察)、理番同知(處理原住民事務)等特殊制度的緣由及影響,也可稍稍提及。 3、行政區劃演變的背景、歷次變遷 行政區劃歷來是考試的重點。每個階段行政區劃的調整,特點如下:(1)清廷平常未進行全盤性且有前瞻性之規劃,除了財政考量外,多是當台灣內部發生重大事件(如民變、海盜),或外力入侵時,才基於國防安全與維持治安的考量進行調整。(2)縣廳劃分下,面積、人口趨於均等,惟界線始終以溪河、山谷、盆地等自然地理為標準,而非以人文地理為依據。從民間開墾在前,官府設官治理在後,可見統治台灣的消極性。 幾個階段的發展並不需要死背,應理解清朝統治政策制訂後,如何在因應實際的問題時,加以調整或改變,加上地圖的概念,學生自然就能學得很好。 五、統治政策下的漢人與原住民 探討清朝的對漢人及原住民的統治,在政策面與實際面顯現出何種差異。 1、對漢人的統治 漢人部分談(1)限制渡台後,所產生的偷渡問題,那些推力與拉力使他們甘冒禁令與危險渡台,在談渡台艱辛時,可引用諺語,加深學生印象;(2)限制入山開墾,清朝目的為何,是否有達成實際效果。 2、對原住民的統治 原住民部分先複習(1)劃分生熟,可提熟番守隘的現象;(2)措施應提番界設立的源由及歷史意義,原住民、漢人的開墾衝突。 3、原漢關係的變化:衝突、融合、遷徙 有學者(如簡炯仁)在近年來的平埔族研究中,提出所謂的「撞球理論」,或者是所謂的「夾心餅干理論」有學者「不論是處於優勢的主流文化,或是處於劣勢的土著文化或移民文化,那都是一種文化形成過程中『地方化』的過程,所形成的文化是一種異於原來文化的文化,因而定位為合成文化』」歷經多次的遷徙,和漢人長相處,表面上生活習俗已經漢化,但在某個隱秘的角落,可能有他們歷代供奉的太祖同樣地慶祝年中三大節,卻會在祭品中加上檳榔和米糕文化混雜的現象,像是西方人類學家所稱的「流離與移置的文化」 Diaspora)(劉還月溝坪溪畔的歷史與人文http://www.liusir.idv.tw/html/main11_9.htm) 若再有時間可以分析清朝統治政權介入與漢人勢力入侵下,對原住民(尤其是平埔族)原有的經濟、政治造成的衝擊。鹿場的快速消失,改變舊有的狩獵營生方式,轉變為依賴土地收租的地主,衝擊之下產生:族群地權的私有化、土地商品化、部落組織官僚化。 請學生以原住民與漢人的口吻,從族群史觀的角度思考清領前期的土地開發下,雙方的處境與看法。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