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9学年第2学期第1期-学务处
本次主題:
如何做個快樂的教育者?
精彩預告:
演講及活動
一、3月9日(三) 學生會議:「第三次輔導股長會議-自我探索講座」
二、3月15日(二) 專題演講:「御宅族的異想世界」
三、3月23日(三) 工作坊:「愛情溝通工作坊-破解愛情特洛伊」
四、3月31日(四) 專題演講:「情既逝,放手讓心-談分手的藝術」
系列影展
送行者、玫瑰少年、食破天驚、高山上的世界盃等四部精選影片~
開放班級及15人以上團體報名中
杏靈月刊是大華技術學院諮商輔導中心專為校內教職員所創立的心靈刊物,內容主要關於青少年及兒童的教育議題,供您參閱。
若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師長們與我們聯繫,以作為未來改進的方向。
投 稿 信箱:lattecat @ thit.edu.tw
電 話:03-5927700分機2332
地 點:大華技術學院 諮商輔導中心綜二館一樓
如何做個快樂的教育者?
講者:孫毓璋(清華大學教授)
演講時間:100年1月13日
主辦單位:大華技術學院諮商輔導中心
「你快樂嗎?」孫毓璋教授提出這個大哉問。
當你捫心自問的同時,他接著說道:「從小我們追求一百分的人生、長大出了社會追求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再接著老了追求活到一百歲?總是追求『一百』的我們,是否真的快樂?」
在成長的過程中,上了許多各式各樣的課程和知識,但在實際生活裡有許多困難,是課堂中未曾教導過、但卻又不得不面對的。就像是沒有人教導新手父母如何當爸媽,卻又無法丟掉這個角色和任務;沒有人教導怎麼樣當一個「好」老師,卻又被期待能夠上課能說得精采、下課與學生互動融洽。
古人曾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為人生一大樂事!」這表示「作育英才」曾被視為一件快樂的事,怎麼現在身為老師的大家卻總讓學生氣得直冒煙?是孩子們怎麼了?還是當老師的怎麼了?
心事誰人知-孩子心事誰人知
根據調查,現今大學生每天花了許多時間在睡覺或是社交休閒等活動,卻極少做課後複習的功課。對此,他們表示「上了大學後,就沒有動力要好好讀書」。也難怪上課時,他們總是睡成一片、嬉鬧玩樂。
過去人們在國高中時期就必須為自己的將來做決定,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向、形成人生目標。然而,這個時代的學生多半由父母左右他的人生方向,像是高中為了升學補習,完全不需擔心家計,只知道努力念書換得好學校的文憑。而整個社會在升學、功利主義的氛圍下,促成了一群「成熟延遲症候群」的孩子,上了大學後,社會裡應學習的待人處世就丟給學校的老師,相當令人頭疼。同樣的,原本只知道唸書的孩子,在面對大環境時,也無所適從,顯得茫然。
心事誰人知-教授心事誰人知
認真備課的老師面對無心上課的學生,除了不易獲得教學的成就感外,更有說不盡的苦。尤其身兼行政職的老師常有開不完的會,新進教師也須面臨大專院校「六年條款」的研究升等壓力,壓縮到個人家庭、休閒時間,對外面對家人的抱怨,自己也累得半死。多篇研究指出,大學教授因這樣的生活型態,已成了所謂的「高壓職業」之ㄧ。
高壓環境令人從沮喪至哀怨,負向情緒逐漸累積。由壓力與工作表現的關係可以發現,適當的壓力可以使人有最高程度的工作表現,但若壓力過大時,則會使人感到疲憊不堪、無法負荷。這時,該怎麼排解壓力呢?
保有彈性、做自己,不被壓力削減自我生命力是非常重要的!相信「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有不去解決的問題」。若有難以排解的苦悶,也可以找朋友談談,或者是找專業人員整理自我情緒,重新調整面對生活的腳步。
失望與希望間的距離
美國教育家泰勒曾說:「教育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的行為與充實學生的技能」。然而,現今的人多半以後者為教育的重心,我們可能費盡心力教導一個人成為某方面的專才,但卻永遠都感到自己的不圓滿。
殘酷的是,一位大學老師在教學、研究、計畫的多重壓力下,若選擇要著重其中一方,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後果。就曾有某位教授認為自己身為教育者,應認真教學,即便獲選為績優導師,卻落得不被續聘。這是否表示大學教育服務的對象已經不再是學生?而是變為在服務能決定去留的校長、主任、計劃發包單位呢?這成為個人工作權益與教育本質的兩難問題。
身兼清華大學諮商輔導中心主任的孫毓璋教授,該校學生的困擾主要為「個人問題」,像是課業、生涯、自我探索、情緒調適等,顯現出處於「後青春期」階段的大學生們關注的焦點已非課業,而是在思考人生問題。因此,與其當個教師界盛傳的「二無三等族」—「無聊、無奈、等下班、等發薪水、等退休」,還不如重拾生命的意義,想想「人活著的目的是什麼?」。
算了、認了
孫教授回想起過去人生面臨多種壓力、挫折經驗時,曾請教他的指導教授該如何走出人生低潮,他的教授只有四字相贈:「算了、認了。」
四字簡單道出一個人要認清楚自我位置,有些事情是難以改變的,但也並非所有事情都無法改變。在能夠掌握的分寸間,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