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郑伯克段於鄢.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篇郑伯克段於鄢

第五篇 鄭伯克段於鄢 【《左傳》介紹】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國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紀事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實際記事到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 《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大事記式的史書。相傳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記事起于魯隱公元年(西元前722年),終於魯哀公十四年(西元前481年),計242年。 一、我國古代史書的體裁: 1、編年體:記事以時間為線索,按年代的順序敍述每年發生的歷史大事。 所謂“記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時,以時系年”(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由《春秋》(孔子所修)創立。《左傳》、司馬光《資治通鑒》。 2、國別體:以國為單位,分別記載各國的歷史。 《國語》、《戰國策》(《國語》有“周語”“魯語”“齊語”“晉語”“楚語”等等,《戰國策》有“秦策”“齊策”“楚策”“趙策”等等) 3、紀傳體:是以本紀、列傳人物為綱、時間為緯的一種史書編纂體例。司馬遷《史記》創立。 《史記》是紀傳體通史,班固的《漢書》是紀傳體斷代史。本紀→帝王;世家→侯王、貴族、外戚;列傳→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卿士特起則曰‘列傳’”。 4、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中心標題立目,獨立成篇,每篇又按時間順序編寫。由南宋袁樞(shū)《通鑒紀事本末》創立的。 袁樞將《資治通鑒》294卷改為42卷,並加了239個標題,所有重大歷史事件,他都立類定題。 二、何為“左氏傳” “左氏”指的是左丘明,相傳《左傳》為左丘明所作。左丘明是春秋晚期史學家,魯國人。一說複姓左丘,名明;一說單姓左,名丘明。雙目失明,曾任魯太史。與孔子同時,或謂在其前,相傳《國語》亦出其手。 “傳”zhuàn,“解釋、解說”的意思。解說經文字詞、闡明其大義的注解。 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獻叫做“經”,把解釋經書的著作叫做“傳”。 《左傳》是為解釋《春秋》而作的。 它的主要內容是詳述歷史事實以展現《春秋》所記歷史事件的具體過程,《春秋》只是粗線條的大事記,《左傳》依據史料,將這些大事具體化,記敍這些大事的來龍去脈、具體內容。 另外,《左傳》解說《春秋》還包括: ①說明方法,即說明《春秋》記載歷史的體例,遣詞用字的用心; ②訂正《春秋》的錯誤; ③《春秋》經所不載的,《左傳》作者認為有必要寫出來流傳後代,於是有“無經之傳。” 三、《左传》的体例: 按照魯國十二公的順序,記錄了當事各方面的歷史。共18萬字。 1、隱公11年(西元前722年——前712年) 2、桓公18年(西元前711年——前694年) 3、莊公32年(西元前693年——前662年) 4、閔公2年(西元前661年——前660年) 5、僖公33年(西元前659年——前627年) 6、文公18年(西元前626年——前609年) 7、宣公18年(西元前608年——前591年) 8、成公18年(西元前590年——前573年) 9、襄公31年(西元前572年——前542年) 10、昭公32年(西元前541年——前510年) 11、定公15年(西元前509年——前495年) 12、哀公27年(西元前494年——前468年) 13、書末附悼公4年及智伯滅亡 三、《左傳》的作者問題: 《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有關《左傳》的作者,至今仍然沒有一致的看法。 自西漢以來的許多記載,都說《左傳》是左丘明撰的。 司馬遷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中稱:“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即《春秋》),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 《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左氏傳》三十卷”。班固自注雲:“左丘明,魯太史”。 劉歆亦謂:“《春秋左氏》,邱明所修”。(《漢書·楚元王傳》) 然而這個說法是大成問題的。 《論語·公冶長》篇載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據此,左丘明是孔子尊重的前賢,不是孔丘的弟子,年齡不會小於孔子。 但《左傳》記事,卻說到晉“知伯貪而愎,故韓、魏反而喪之”,還稱趙無恤之諡為“趙襄子”。知伯之滅在孔子死後26年,趙無恤之死在孔子死後53年,左丘明怎麼能活到那時? 唐人趙匡、宋人葉夢得、鄭樵等,都認為《左傳》的作者不是左丘明,而是戰國時代的另一個左氏,卻又說不出他的名字。 有人根據《國語·楚語》和《左傳·昭公十二年》記,楚“左史倚相”為“良史”並“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而《左傳》又載楚史較詳,因此認為《左傳》是左氏倚相或其子孫所作。《左傳》是由“左史”所記而得名。 另有一些學者論證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