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知失调理论
《人际关系心理学》 学习提纲 本书架构 理论基础(第一~四章) 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人际关系的理论流派、态度转变及态度转变中的认知失调理论。 本书架构 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运作 (第五章~第八章) 包括印象形成、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自我导向 个人与个人之间人际关系 (第九章~第十二章) 包括人际影响、利他行为、人际吸引、人际合作与冲突。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理论基础 1、概念(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 2、学科性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3、任务: 理论任务:理论体系和本土化 实践任务:处理、调整、改善、 发展、纠正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4、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 概念、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5、研究的必要性(4点,由大到小) 6、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发展过程:注意、接触、融合 恶化过程:冷漠、疏远、终止 人际关系心理学理论基础 7、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起始年代) (1)行为模式:莱维特(正式群体), 戴维斯(非正式群体) (2)人际关系结构 (3)经典实验:霍桑实验(实验者、实验组成、实验结论和意义) 人际关系心理学理论基础 8、人际关系的理论流派 (1)人际交往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 社会交换论——霍曼斯 (2)人际特质理论——修茨 (3)人际激励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归因理论(海德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成就动机归因);期望理论——弗罗姆;公平理论——亚当斯 人际关系心理学理论基础 9、研究方法:社会测量法 (1)社会测量法的概念 (2)社会测量法的表示方法 态度转变及认知失调理论 1、态度的概念 2、态度的结构:认知、情感、行为 3、态度的本质(功能、特性) 4、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理论:学习理论、认知理论 心理条件;心理过程;影响因素 态度转变及认知失调理论 5、态度转变 (1)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费斯汀格 (2)方法:参与活动法、登门拜访、团体规定论、全面宣传法、沟通信息法 (3)态度转变中的沟通 沟通者、沟通内容、沟通对象 态度转变及认知失调理论 6、认知失调理论 (1)认知失调概述 认知之间的关系、认知失调程度和减少失调的方法。 (2)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 五个实验研究的结论 (3)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二、个人内部人际关系的运作 (一)印象形成 1、定义 2、形成过程的三个成分:行动者、知觉者、交往情景。 3、印象形成的特点:一致性、评估性、中心特质的作用、隐含的个性理论 4、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印象形成 5、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1)顺序效应:优先效应、新近效应 (2)晕轮效应 (3)定型 (4)自我实现预言 6、印象管理:定义、自我表现和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印象管理的作用 个人内部人际关系的运作 (二)人际知觉 1、人际知觉的定义(与自我知觉的区别) 2、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脸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语言 3、对人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通俗心理学、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理理论、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控制源理论 人际知觉 4、对人的归因偏见 (1)行为中心偏见 (2)显著性偏见 (3)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5、归因理论的应用:心理健康、绩效评价、冲突。 个人内部人际关系的运作 (三)自我知觉 1、自我知觉理论 (1)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2)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 (3)沙赫特的辛格的情绪归因理论 2、自我知觉中的偏见 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自我服务偏见 自我知觉 3、自我障碍和习得无助 (1)自我障碍 (2)习得无助:定义及影响 4、自我归因的应用: 痛苦归因、“错误归因”治疗、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 个人内部人际关系的运作 (四)自我导向 1、自我控制的概念 2、作为学习行为的自我控制 3、寻找目标的过程:确定目标、选择目标、记录行为 4、对自我实现的理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