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棉花一生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棉花一生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棉花的常见病及防治措施 摘要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更是棉农的主要经济来源,棉花能否丰产直接关系着棉农的收益,而棉花的病虫害及其防治一直是困扰广大棉农的难题。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棉花 病虫害 防治措施 引言 棉花害虫种类很多,而且世代重叠,交替发生,对棉花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以及抗虫棉品种的推广与发展,有些原来的非“靶标性”害虫,前些年在棉花上的危害很轻微,现在已上升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比如绿盲蝽、棉蓟马等. 下面我把棉田常发生常见的危害明显的一些害虫作阐述: 1棉花几种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棉花病害常多达20-30种,有的病害在整个生育期中都可能发生危害,有的则危害某一阶段或某一器官,苗期病害常见的有炭疽病、立枯病、褐斑病、轮纹斑病、红腐病等。但以炭疽病和立枯病发生比较普遍,危害也比较严重;这些病害往往是混合发生,不是单一的。 1.1棉花立枯病 它的病原菌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 1.1.1发生特点 这种立枯病丝核菌对不良的环境抵抗力比较强,比如:高温、冷冻、干旱等。在土壤中一般能存活2-3年或者更长,立枯病的初次侵染主要来自于土壤中的病菌,当然带菌的种子也可传染;它的发适温(5cm土壤温度在20℃以下),所以一旦遇到寒流或者低温多雨时就会大发生。发病的时间:在出苗后半月内,幼茎没有木质化时极易得病,半月后发病减轻。另一个特点:病组织上的菌丝可以向四周扩散,进行继续侵染危害,所以会引起成穴或成片的棉苗发病甚至死亡,这种病害,不但在苗期发生,到棉花的成株期乃至现蕾开花期,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也能发生。 1.1.2病苗症状 棉苗受立枯丝核菌侵染后开始在近地表的幼茎上产生黄褐色斑点,然后逐渐扩大,病斑相连,环绕茎的一周。由于发病部位失水过多,产生凹陷内缩,病部变细,成为“蜂腰状”。此时,若从土中拔出病苗,可见幼根上有附着小土粒,随风飘动;随病部发展,病部颜色变成黑褐色,并腐烂,严重时枯死或萎倒,发病的部位较炭疽病低。 1.1.3防治方法 在病害的防治策略上,提倡“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1) 苗床管理 苗床增施钾肥,注意适时通风炼苗,晒床散湿,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轻苗病。 (2) 药物防治 每亩地苗床(15m2)用50%多菌灵0.25Kg或65%敌克松0.2Kg处理钵土;下种后在种子上面和种子上覆土后,分两次用五氯硝基苯毒土撒施(每15m2苗床用50-100g)。待子叶平展后,可喷保护性药剂1:1:200波尔多液;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65%敌克松800倍或恶霉灵5g+代锰锌15g+杜邦克露10g+营养肥进行喷药防治。 (3) 注意事项 上述几种药剂要与波尔多液间隔5-7天后再喷;波尔多液配制时不能用铁器,配制顺序不能错,否则会影响药效;甲基托布津和代森锰锌不能与含铜制剂混配(比如多菌灵),防治各种病害时,注意杀菌药与营养肥同时使用,这样能起到治病与恢复、增强棉苗抗性的明显效果。 1.2棉苗炭疽病 病原主要是普通炭疽菌,只危害棉花。 1.2.1发病特点 种子外部和内部均可携带炭疽病菌,病菌可随风雨可昆虫等传播,形成再次侵染。该病流行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温度与湿度,在多雨潮湿低温时棉苗最易得病,致病适温是25℃-30℃;在温度适宜时,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该病就会加剧危害。秋季如遇连绵秋雨,棉铃炭疽病也会严重发生;该病的死苗高峰期常在棉苗出土后的15天左右,较立枯病偏晚(立枯病在棉苗出土后10天左右)。 1.2.2病害症状: (1) 子叶病斑黄褐色,病斑边缘红褐色,上面有桔红色粘性物质,即病菌分生孢子; (2) 幼茎下部感病后,产生褐色梭形条斑,以后逐渐扩大变褐,略微凹陷,病斑上有桔红色粘性物质,可使幼苗枯死,有的也叫烂根病; (3) 真叶受害后,会产生圆形或不规则的暗褐色斑点,病斑边缘呈紫红色,叶柄和茎秆上也能产生红褐色长条型病斑,易断。 (4) 铃上病斑初为暗红色小点,扩大凹陷后变为灰褐色,上面也有桔红色粘性物质,病铃腐烂形成僵瓣。 1.2.3防治方法 在苗床除用防立枯病的药剂外,另外也可用5%井冈霉素灌根(方法是泼浇或去掉喷片);在蕾铃期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均匀喷雾,两种药交替使用。 1.3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世界性的棉花的病害,一旦发生是很难根除的世界性棉花大难题,但是这两种病害又有着明显区别。 1.3.1病原菌 枯萎病的病原菌为真菌中的半知菌类,镰刀菌属,尖孢镰刀菌种;黄萎病的病原菌为真菌中的半知菌类,轮枝菌属,大丽轮枝孢菌种。 1.3.2发病特点 枯萎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是土壤中的

文档评论(0)

dlive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