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陈寅恪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师》-陈寅恪供参习

《陈寅恪》解说词 从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一直在清华流传着,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读如确)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没有恪(确)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确),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陈寅恪(上集) 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囯学研究院”,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 【采访】清华大学教授 张国刚—— 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 四大导师中,陈寅恪最晚到校,而且在当时并不出名。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 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校长说,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 【采访】清华大学校史专家 黄延复—— 他的意思就是说清华聘教授,国学研究院的教授,怎么能连个著作都没有?连个学衔都没有?梁启超先生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他说,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后来梁启超还说,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 清华的校长最终怎么做出决定的,无从考证,但事实是,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36岁。 一年后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他很幽默。因为四大导师中的梁启超是“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是末代皇帝的读书顾问,于是陈寅恪就给学生们送了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但师生们惊叹的,是陈寅恪的博学,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他在课余分析各国文字的演变,竟把葡萄酒原产何地、流传何处的脉络给学生讲述得一清二楚。 他上课时,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后来有人称他为“活字典”,也有人称他是“教授的教授”。 【采访】清华大学校史专家 黄延复—— 当时冯先生是大学者,名气要比陈先生响亮得多,冯先生老是在陈先生面前毕恭毕敬的。陈先生就跟他讲,他在那儿一方面点头,一方面好像还有很多的体会。当时学生就感觉到,凭着冯先生当时一个堂堂的文学院的院长,在陈先生面前啊,好像也都是以学生自居。 (清华学堂址) 当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另一派是有留学经历的。 【采访】清华大学校史专家 黄延复—— 本土派认为洋派不懂国情,你的学问再高,你是隔靴搔痒,你解决不了中国问题;留洋派就觉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狭,不掌握现代化的工具。所以两派互相瞧不起。 但不管你属于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然而,这个传奇的主人公,究竟有怎样的学养和抱负呢? 早年的湖南,原本是保守闭塞之地,在洋务运动中突然开风气之先,兴学、办报、开矿、建工厂,这得益于当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 陈宝箴有个助手,也就是他的儿子陈三立,父子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进行革职,“永不叙用”,因为是他们在湖南率先变法。 陈寅恪就是这陈家的第三代,这一年他九岁 (江西修水陈宝箴故居) 家国大难之后,陈宝箴携家带口回到了江西老家,陈三立索性专注于诗歌创作。“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这个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显赫门庭,走向了与传统仕宦截然不同的结局。 父亲陈三立不要孩子应科考、求功名,在陈寅恪13岁时就把他和哥哥送去了日本。自小博闻强记,打下坚实旧学基础的陈寅恪因此并行不悖地接受了西方文化。 后来,陈寅恪因病从日本回国,考入复旦公学,这是上海的一所新式学堂,相当于现在的高中。陈寅恪成绩优秀,掌握了德语、法语。两年后的1909年,陈寅恪毕业,登上了去西洋的轮船,他带着复旦公学的文凭,这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张文凭。 父亲陈三立赶到上海送别陈寅恪,他把父辈两代人变法图强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陈寅恪一辈子以家族为荣,念念不忘自己的身世,也终生背负着家、国的使命。 陈寅恪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他学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13年里,他总共学习了梵文、印地文、希伯莱文等22种语言。 【采访】清华大学教授 张国刚—— 陈寅恪他在德国的资料很少,为什么资料很少?因为他都没有要学分,人家上课他跑去听,听了做笔记,他自己注册是印度学系,他就在那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