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课标2010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二《等值线》供参习.doc

【地理】新课标2010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二《等值线》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新课标2010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二《等值线》供参习

【专题二】等值线 【考情分析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从表面上看,该题是在考查植物的生长周期,由于植物的生长周期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是温度,因此,可以说,这个题是在变相的考查等温线,后面设置的三个问题全部都是针对温度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而设计的,所以这个题在实质上并没有偏离我们最常见的最关键的等值线部分的知识——等温线。 【例2】(2008年江苏高考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题。 .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解析】第题,测量当地的海拔高度,应该利用GPS技术,GPS能确定某地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第题,确定P、Q之间线路中起伏最小。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最小的是沿着某一等高线前进。最好不能连续跨越多条等高线。根据以上分析,②线路最符合要求。第题,冬至日36.5°N的H=30°,由于垂直距离是288米,根据三角函数的原理。不难得出水平距离L=288x1.732=500米。 【答案】.B .B .C【解析】点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向南 北半球右偏 东北风处低压槽地气压为全年最高(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此时北半球冬季 【答案】 1.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以判定①处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流的流量较小,因此不易发生水患;故答案选A;第2题中由到M处经过山脊、山谷、山脊因此忽上忽下较耗体力,故答案选D。 2、等温线分布图分析 影响等温线的分布的因素较多,且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往往形成局部地区出现极端气温分布。虽然近些年高考卷中少有涉及等温线的内容,但气温作为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子,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纬度高低、海陆差异、地形起伏、洋流因素对等温线的影响应该是分析的重点。 (1)纬度因素:太阳高度使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导致气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常据该点判定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 (2)海陆差异:热容量的差异,导致海洋和陆地升温和降温快慢不同。气温在夏季(白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夜晚)陆地低于海洋。表现为气温比同纬高处,等温线凸向高纬,比同纬低处凸向低纬(可简记为“高高低低”),常据该点判断季节和月份;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这使得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要平直;海陆差异还会使沿海地区和岛屿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内陆要小,最冷月和最热月出现均迟些; (3)地形因素:山地和盆地会使等温线呈闭合状分布;山脉走向影响等温线的凹凸方向,一般地,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使等温线向低纬凸出;高山高原地区往往气温的日较差较大,而年较差较小,如我国的青藏高原; (4)洋流因素:由于寒流大多自高纬流向低纬,暖流大多自低纬流向高纬,所以寒流流经区等温线常凸向低纬,暖流流经区常凸向高纬; (5)等温线疏密:在海陆交接处、山地(特别是陡坡处)和洋流流经处,由于温度变化大,表现为等温线较其他地区要更密集;就季节而言,夏季时,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的纬向分布是不同步的,而在冬季时是同步变化的,这使得冬季时高低纬温差比在夏季时要大,所以等温线在冬季比夏季时更为密集;  (6)极端气温分析:在太阳高度、海陆差异、地形起伏、云量多少、地表反射率、冬夏季风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在局部地区可形成极端气温的分布。包括撒哈拉沙漠形成世界极端最高气温、南极洲大陆形成世界极端最低气温、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寒冷中心、吐鲁番盆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