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引言
古往今来,在不同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执法理念。一般来说,在专制和独裁制度下,执法理念往往是以惩罚为主,其目的在于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在资本主义初期,执法理念以报复为主,在他们看来,犯罪和违法对触犯法律者来说是一种“乐”,而惩罚对犯罪分子是一种“苦”,执法就是让他们“苦”高于“乐”。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执法往往以追求形式正义为名而忽视实质正义,带来的后果是形式主义和非正义。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任何法律都源于人民,来自人民,法律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准则。离开了人,法律既无执行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因此,作为人的尺度的法律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反映。
在总结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在新时期所提出来的重要思想,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从这种意义上说,政府行政执法的状况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和影响。然而,毋庸讳言,我国现阶段的行政执法实践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徇私枉法、执法谋私、执法不公、执法扰民、失职渎职等形形色色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也在不少地区、部门盛行着官僚做派、野蛮执法、机械执法、侮辱人格、漠视权利等不良习气。这些不尽人意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疏离了国家政权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阻碍了政府依法行政的进程,甚至恶化了社会健康发展的环境。因此,在公安执法领域确立“以人为本”的执法观念、构造“以人为本”的执法机制,对遏制和逐步减少上述现象、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着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与执法的辨证关系
(一) 以人为本的内涵以及执法的概念
对“以人为本”概念的理解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法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说“以人为本”是个抽象的概念,应从不同的层面去挖掘其深层次的法哲学内涵。
首先,从法学的角度来讲:第一“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文精神作为现代法律精神的内核。在孟德斯鸠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他把法的精神主要放在法律与习俗、宗教、地理环境等人文关系中加以理解,提出了自己对法的精神的一种看法。把人文精神作为现代法律精神,实际上主要针对法律在社会中的负面影响而言,是强调用人文精神来批判我们现代的法治,把我们现代法治当中的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没有体现人文精神的那些负面的东西诊断出来,然后用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来加以纠正和消除。我们讲人文精神、讲“以人为本”、讲可持续发展、讲社会全面进步都包含了每一个人在社会公正的法律制度范围内的权利和发展。第二,“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权至上,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它最大的意义就是把人权的概念引入到中国的法制体系中,这样就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了一个宪法基础。过去讲人权是资产阶级的口号,中国只能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不能讲抽象的人的权利,殊不知所谓“抽象的”接下来就是最接近的、最易行的、也是最实用的。用人权至上衡量我们今天的法律观念,以及今天的法律手段,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有很多的制度规定,很多的法律理念不是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基础上的,恰恰是相反,或者说是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人权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以人为本”口号的提出是人权的代言,更是整个法律制度、法律体系遵循的准则。第三,“以人为本”重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因为社会弱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与不安,甚至触及到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社会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如果我们承认中国存在社会弱势群体,诸如下岗职工、待业者、农民、残疾人等,就不会引起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和政治上的分歧,而会真正的关怀和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权问题,最终加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和谐稳定与快速发展。因此,我们现在讲“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尊重和保护弱势群体的人权与利益。
其次,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第一,“以人为本”在历史观上肯定了人是历史的目的而不是手段。马克思强调“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活动,而是一种实现人类解放与幸福的目标过程。第二,“以人为本”在本体论上突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认为作为历史前提的人“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的人”。虽然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更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因此,我们说“以人为本”原则存在的前提应当是具体的人、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高考化学命题特点及江西卷试题分析.pptx
- 县区域水土保持评估实施细则.docx
- (医学课件)PICC维护课件.ppt
-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x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2024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解读.docx VIP
- 算法设计与分析 第2版 第9章-图算法设计.ppt
- 标准化服务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考核试卷.docx
- 2023年《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pdf
- 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1 Making friends part A》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