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相关形态学研究《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垂体腺瘤生长方式的相关形态学研究--《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第一部分:垂体腺瘤对鞍底硬膜影响的病理学研究
一、研究背景
垂体腺瘤按照生物学行为不同,分为垂体腺瘤和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IPA)。IPA的概念最早在1940年由Jefferson提出以来至今已有70余年之久,期间其概念、诊断标准及发生率争议颇大,各家报道不一。其最早定义为“生长突破其包膜并侵犯硬脑膜、视神经、骨质等毗邻结构的垂体腺瘤”,Martins等1965年将其定义为突破包膜生长或向邻近结构侵袭的垂体瘤,Scheithauer则将侵袭性垂体腺瘤归于介于垂体瘤和垂体癌之间的过度类型,三者在组织学上不能截然区分,只是在生物学行为上不同。还有人认为: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之间并无严格界限,差异仅在于侵袭性强弱程度的不同。如何有效地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尚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无论是病理学标准、影像学标准还是术中所见标准,争论均颇大。正是由于IPA概念及诊断标准对的多样性,导致了IPA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迄今为止,文献报道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率为6%-85%。IPA概念和诊断标准的繁杂和混乱,影响了手术医生的诊断理念和治疗策略,导致IPA的手术切除率和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并不尽人意。研究清楚IPA侵袭征象的实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我们设计了本研究。
有关IPA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临床研究中手术方式改进和临床疗效的总结以及基础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方面尤其是基因学和侵袭指标的研究方面,其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不少研究注意到了肿瘤对硬膜的侵犯,但只是着眼于术中术者对硬膜的粗糙感的主观判断及肿瘤对硬膜的侵犯的大体观察,未提到肿瘤与垂体囊之间的关系,且其病理取材方法多自于开颅术中且取材仅限于肿瘤本身。本研究采用适用较广的经鼻碟入路获取垂体腺瘤+膜结构标本,观察IPA患者肿瘤与垂体囊、硬膜等瘤周结构之间的关系,献尚未见报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采用从鼻碟入路取“瘤+膜”(一侧是鞍底硬膜,一侧是肿瘤组织)标本,观察肿瘤细胞与垂体囊及硬膜之间的关系,探讨垂体腺瘤的侵袭征象。为进一步研究垂体腺瘤的生长方式提供病理形态学方面的依据。
三、研究方法
所选取的30例标本均来自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20~76岁,平均48.3岁;头痛20例,视力视野障碍21例,月经紊乱或闭经、泌乳8例,尿崩症状5例,肢端肥大4例,向心性肥胖3例,性欲减退3例,嗜睡10例,体检偶然发现肿瘤者1例。术后经病理证实,本组肿瘤病理类型有:PRL型9例,GH型4例,ACTH 2例,混合激素表达型10例,无功能型5例,其中零激素表达型3例。
所有患者均经MRI头颅扫描,CT检查包括鼻腔及鼻窦的轴状位和冠状位扫描,主要了解鼻腔内结构、蝶窦气化程度、分隔及对称情况;MRI扫描主要观察了解肿瘤的形态、大小及扩张方向情况。根据Hardy-Wilson分类法和/或Knosp分类法对腺瘤进行侵袭性判断,Hardy-Wilson标准Ⅲ级-Ⅳ级和(或)C~E期的垂体腺瘤以及Knosp分类3-4级以上的垂体腺瘤考虑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所选30例患者垂体腺瘤中,符合Hardy-Wilson标准Ⅲ级3例,C期者14例,D期者5例,E期者9例;符合Knosp分类3级者7例,4级者5例。均符合IPA标准。
本组所有患者手术方式或者首次手术方式均采用经蝶入路,在神经内镜下操作。显露鞍底硬膜后,细针穿刺确认为非出血性疾病后,用尖刀切取类四方体形的一侧是硬膜另一侧是肿瘤的标本,取出后即置入10%福尔马林液固定备进一步处理。
将固定后的标本,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及染色过程。切片时注意膜与瘤的方向性,保证每张切片均有瘤组织和硬膜成分。切片采用Massions三重染色法染色后封固。在Olympus-DP70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拍片。详细观察肿瘤组织与垂体囊、硬膜之间的关系并记录描述。垂体囊厚度测量,每例选取5个点,取平均值,以本课题组既往测得的垂体囊正常厚度值作比较。
统计方法为两样本t-test,在spss13.0软件上进行。
三、研究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Ⅰ期手术做到了大部切除,临床症状改善或保持稳定者28例,1例(74岁)因术后出现慢性硬膜下血肿行血肿钻孔引流术,1例术后失访。术后影像学复查受肿瘤压迫的瘤周结构不同程度复位的有15例。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没有病人发生术后脑脊液漏,脑膜炎或视力恶化。
30例中28例取材标本符合实验要求(即一侧是硬膜另一侧是肿瘤的标本),且另送检肿瘤病理检查报告回示均为垂体腺瘤。标本处理染色满意。通过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