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高中生“红色精神”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育高中生“红色精神”的研究

杭州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 培育高中生“红色精神”的实践研究 方 案 设 计 萧 山 三 中 课 题 组 2006年4月12日 培育高中生“红色精神”的实践研究 研 究 方 案 一、课题提出 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对学校坚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是树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对他们的一生将有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国际上的不良势力在文化和价值观念方面继续对我国进行渗透,其手段和途径更加多样。吃苦耐劳班主任工作考核强调智育分数指标,疏忽德育内容;优秀团员或三好学生的评定标准以学习成绩为主课业负担挤占了课外活动的空间许多很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活动连见缝插针也很难德育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学生身边和对学生亲合力较强的德育内容较少,一些教师的德育活动局限在照搬教材、空洞说教和形式化的活动方面,缺乏创造性和真情实感,当代学生成长在萧山区曾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新型的农民协会,掀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沈定一中共早期党员,1921年4月,回家乡从事开展农民运动)的第一个农民斗争浪潮,为中国农民运动史谱写了光彩夺目的一页1955年    1.培育“红色精神”是正师育人的需要 在目前整个德育呈现低迷的状态下,学校重视培育“红色精神”,对正师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若干时间以来,我们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注重精神文明,重视师德建设。然而,我们又似乎面临着比任何时候都显得严峻、显得突出的道德危机和师德困惑;我们重视了市场,重视了利益,重视了经济价值,导致远离人文价值,以致金钱至上、见利忘义、学术腐败等在教育领域大行其道。教师的精神面貌,包括世界观、敬业精神、责任心、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品德修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声的示范作用和影响,直接影响到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引导学生树立勤奋学习的精神,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学会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教育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创新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学生了解历史和优良传统,革命传统美德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社会的文化发展0年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这五十年的办学史中,一代又一代的三中人,在衙前农运精神的激励下,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写下了萧山教育史上一页又一页的绚丽篇章。2004年11月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一级重点普通中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位于衙前镇的省一级重点中学,近年来十分重视教学技能、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如课题《学习方法指导》、《中学教学中的元认知理论及其实践研究》以及《归因训练》等,在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习成绩、减轻学业负担等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学校迁建工程启动领导班子成员调整苦苦思考我校构建“红色精神”的依据有三个方面,即中国革命传统精神、中国社会时代精神和学校地域文化精神。 2.“红色精神” 内涵的提炼 我们设想从理想、信念、正气、人格、公德、意志、情操、态度等方面作为“红色精神”的各要素来提炼其内涵,以下是我们对“红色精神”内涵的一些初步想法: (二)培育“红色精神”的途径与方式研究 充分利用校本和社会区域资源,开展培育“红色精神”的途径与教育方式研究,提高我校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操作性和实效性,逐渐形成具有萧山三中特色的“培育红色精神”的教育操作方法,并在教育管理上形成更具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配套措施,使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与学校整体管理相整合,使之成为整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各个方面的主线,这已成为推动我校整体改革和新一轮发展的研究课题。 (三) 研究子课题切分 1. 在学科教育中培育“红色精神”的实践研究(教师层面) 在学科渗透中的研究课题大致拟定如下: ①学科教学中培育红色精神有效途径的探索与研究 ②学科教学中培育科学精神有效途径的探索与研究 ③学科教学中创设生命课堂的实践研究 学科教学中创设(活力课堂、红色课堂)的实践研究 ④学科教学中培育学生抗挫能力的实践研究 ⑤学科教学中自主创新学习与科学精神的实践研究 ⑥学科教学中创设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教学情境的行动研究 ⑦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科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